电子商务专业电子白皮书

作者:发布者:经济学院-李健莹发布时间:2023-06-30浏览次数:10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定位

电子商务融合经济、贸易、管理、信息技术、金融、物流、国际化于一体,是现代产业体系关键的支撑。在新经济、新文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更加强调跨学科交叉建设和融合,课程涵盖了经济学、国际贸易、管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电子商务专业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够熟练掌握国内国际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管理、商务数据分析处理、文案策划、网络营销等应用型工作。

服务面向: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能够从事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营销及平台数据分析等应用型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特色:“专业+外语”,校企合作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电子商务和行业领域知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特色鲜明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知识,具备数字应用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较强外语能力、电商运营分析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适应数字经济和跨境电商发展要求,能胜任各种新兴业态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企业、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数字化营销、供应链、数据挖掘与分析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制为年,修业年限为3-6 年,本专业总学分为162 学分。

1.知识要求

1)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通识类相关知识。

2)掌握现代管理、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掌握电子商务类专业理论与专门方法,能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新兴产业动态,注重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并及时掌握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

2)具备将所获取的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并灵活应用于电子商务实务的技能。

3)初步具备基于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

4)具有较高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5)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与互联网应用能力。

3.素质要求

1)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及职业素养。

2)具备较高的网络文明素养、电子商务诚信与信用素养、信息安全与保密素养。

3)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素质和团队合作素质。

4)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基本的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

(四)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

总学分、总学时及周学时分布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数

学时总数

学时分配

各学期学时分布(周学时)

理论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4

16

16

16

16

16

16

16

通识课程

必修课程

45

788

566

222

13

17

8

4

3

1

3


选修课程

12

192

192

0



大学外语课程

必修课程

20

308

154

154

6

8

4

2





选修课程

2

32

16

16





2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21

328

264

64

4

3

11

3





专业必修课程

18

288

192

96



3

3

6

6



专业选修课程

31

496

320

176



2

8

7

8

6


综合实践

军训技能

2










社会实践1

1









社会实践2

1




毕业实习

3










毕业论文(设计)

4









专业实践

2





合 计

162

2432

1704

728

23

28

28

20

18

15

9

注:本专业选修课程共45学分,占总学分的27.7%

 ②本专业实践教学(含课程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30%

 ③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含实践教学2学分,纳入社会实践学分。

 ④表内“综合实践”不统计学时,学时数另计。

 ⑤ “√”表示该项实践教学和通识教育选修课所在学期。

2.核心课程

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电子商务概论(双语)、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物流与供应链管、电商数据挖掘与分析、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数字经济、计量经济学、财政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3.实践教学

1)“军事技能”2学分:由学校统一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举行,时间一般为2周。

2)“社会实践1”1学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落实,于第二学期认定学分。

3)“社会实践2”1学分:包括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等,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会同团委组织落实,于第七学期认定学分。

4)“毕业实习”3学分:由经济学院组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第18周。

5)“毕业论文(设计)”4学分:第七、八学期进行,要求在第八学期第12周前完成。

6)“专业实践”2学分:由学院在第二至第七学期的第19-20周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周”活动,第二到第五学期每学期0.3学分,第六到第七学期每学期0.4学分。

7)开放性创新创业实践。学生获得的开放性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可转换通识选修课程学分,符合条件的可转换毕业实习学分,具体认定程序和标准按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开放性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4.毕业要求与授予学位

毕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授予学位:本科总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的毕业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确认,符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试行)》(南国〔202249号)规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学历职称层次较高、具有丰富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经验的“双能型”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硕士学位的教师9人;具有国(境)外留学、工作经历教师3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7人。

近三年,团队成员承担和完成了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承担和完成了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及校企协同育人项目8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和一流课程建设项目4项。获得省级产业学院建设项目一个及省级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项。主编教材2部;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3项,部分研究成果还为地方党政和行业决策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均得到了可持续提升。

(六)教学条件

1. 专业实验室。拥有ERP实验室、跨境电商模拟仿真实验室2个专业实验室。每年接纳本专业学生约100人,实验开出率100%

2. 专业图书资料。专业图书资料数量较充足,种类较全,更新较快,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其中中外文专业图书超过4.3万册,专业期刊56种,电子数据库9种。这些图书资料能够满足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3. 实习基地。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学校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校友关系,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15个校外实习基地。

二、其他专业重要信息

(一)专业特色优势

1)“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特色。利用我校多语种教育优势,经过多年建设,本专业已形成鲜明的“专业+外语”培养特色。本专业拥有一批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双语、双师型师资队伍,开设了电子商务(双语)、数字经济、大数据、跨境电商运营管理等数门专业双语特色课程,培养了一批国际化、应用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2)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本专业坚持校内外协同育人,现有15家校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已构建多行业、多层次、多地区的立体式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实践资源,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学生多次在包括“耀青春 创未来”大学生直播创业大赛等中获奖。

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相对发展变化较快的专业,电子商务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性强的比赛项目,可以更好地学习行业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参加的由教育部和互联网、跨境电商等行业协会组织的全国或地区比赛项目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二)人才培养质量

电子商务专业着力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外语能力强的国际化应用型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在校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两广赛区与全国总决赛、“耀青春 创未来”大学生直播创业大赛、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全国院校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各项地区与全国性行业竞赛中获奖。

本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学生就业去向以珠三角为主,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在数字经济大潮下,本专业学生适应能力较强,就业领域行业分布较宽,能胜任产业数字化各个领域。毕业生就业单位涵盖国企、民企、外企、相关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就业岗位包括电商运营与管理、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网络营销、行政人员等。用人单位目前普遍反映学生积极进取、踏实肯干,拥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突出,能快速适应并完成岗位任务。另外,有约5%的优秀学生会选择考研或海外留学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