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经济大讲堂第22期|黄亮雄:探讨人工智能在提升供应链韧性中的作用

作者:发布者:经济学院-李健莹发布时间:2025-10-24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2025年10月23日下午,由科研处和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国际经贸规则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广东服务业数字化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基地承办的南国“争鸣”系列学术沙龙13期在F402顺利举行。本期沙龙聚焦“人工智能应用与跨国供应链断裂”这一前沿议题,特邀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经济学院指导老师黄亮雄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主讲嘉宾黄亮雄教授

黄亮雄教授指出,全球正步入“动荡变革期”,对华“脱钩断链”政策持续升级,地缘冲突与保护主义加剧了外部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产业革命正深刻重塑生产组织与国际竞争格局。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国供应链韧性,抵御外部风险,并利用技术革命寻找破局之道,成为亟待回答的时代命题。

黄教授从理论模型构建、实证策略设计、机制与异质性分析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将人工智能应用解构为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信息洞察三个维度,构建了企业AI应用水平选择模型,从数理逻辑上推导出“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越高,跨国供应链断裂概率越低”的核心命题。通过追踪超过100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与2100家海外上市公司2013-2023年间的动态关系,精准识别供应链的“断裂”与“重构”;同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了刻画企业AI应用水平的微观指标。

  


机制假说与异质性假说分析部分,黄教授详细阐述了AI发挥作用的三大渠道:1)创新效应:AI驱动全球知识整合与智能决策,帮助企业构建多元化供应商网络与前瞻性风险预警,降低对单一节点的依赖。2)管理优化:AI实现流程自动化与资源动态精准调配,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增强全球协同与响应速度。3)信息洞察:AI拓展信息广度、深度与速度,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实时预警,构建可信、协同、敏捷的供应链关系。研究还发现,AI的赋能效果存在显著异质性:在外资企业以及客户位于欧美等高规则治理地区的供应链中,AI的积极作用更为突出,这为政策的精准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政策建议部分,黄教授提出应“将AI深度融入国家供应链安全战略”,并建议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构建公共AI平台、推动跨国AI治理合作等方式,系统性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韧性与话语权。

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就AI指标的选取,数据安全、政策落地等问题与黄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期沙龙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前沿的学术视角,也为政策制定与企业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经济学院将继续围绕全球经济治理、数字贸易、产业链安全等热点议题,举办高质量学术活动,推动学术研究与现实问题的深度融合。(图/文 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