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25-2026学年青年教师“一帮一”工作通知

发布者:孙永杰发布时间:2025-09-09浏览次数:10

为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高校教师角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学术规范与心理素养,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科研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为今后教师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学校实际,特发此通知

    一、培养对象

    (一)高校本科教学经历不足1的教师;

    (二)2024年教学质量评价靠后的教师;

    (三)从企业引进的新教师及其他经各教学单位认定需要接受指导的青年教师。

    二、培养周期

    无高校本科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培养周期为1学年;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培养周期为1学期。特殊情况,教学单位和导师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延长培养周期。

    三、导师的配备及基本条件

    (一)各教学单位应该在新教师入职后两周内完成导师配备工作,原则上按“1对1”建立培养关系,有特殊困难的教学单位可适当放宽至“1对2”。

    (二)导师的基本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具有优良师德风范;

    2.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近两年综合绩效排名在本单位前30%;

    3.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并对本专业和学科发展有较深的了解;

    4.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原则上在我校有3年(含)以上教龄。

    四、导师主要职责

    (一)师德师风。对新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督促新教师学习和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力行“四个相统一”。

    (二)教育教学技能。指导新教师熟悉高等学校教学基本规律,了解学校基本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对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课堂教学的教案、PPT制作、讲课技巧、作业布置、课程考试等各个环节给予悉心指导;指导新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经验沙龙、教学技能训练和竞赛等教学实践活动,并根据需要对实验教学技能给予指导;

    (三)教研与科研。指导新教师了解本学科发展状况及科研工作开展的基本方法,训练青年教师的科研技能,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至少指导新教师模拟申报一个校级以上教研或科研项目,通过模拟申报项目,提高新教师项目申报等参加教研、科研活动的能力;

    (四)指导教师在每次听课后,须填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指导记录表》每学期末对指导情况进行总结,形成1份总结报告,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五)听课以外的指导形式需以现场拍照或各类指导成果截图作为记录。

    五、青年教师职责

    (一)勤奋工作,爱岗敬业,严于律己,教育人,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

    (二)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教学方法、讲课技巧和教学要求;掌握讲课的全过程,包括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答疑、实验、考试命题等教学环节;学习学校教学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三)根据导师要求完成听课任务(每学期4次以上,其中听导师的课2次以上),每次听课后填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习记录表》简要总结听课收获。

    (四)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经验沙龙、教学技能训练和竞赛等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项目申报和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检查与考核办法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日常督促与检查由各教学单位落实。学期末,导师和培养对象共同提交所有材料,由各教学单位审核并填写《指导教师课时量统计表》签字盖章后送教师发展中心(人事处)验收。验收合格后,导师课时量计入年终课时量考核。(按每周1学时的工作量标准计,每学期最多16课时量)

    请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为培养对象配备导师,并于9月12日(周五)前《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计划表》加盖公章交至教师发展中心。电子版同时发送至邮箱102033@gwng.edu.cn

    联系人: 孙老师   车老师     22245020


附件1 2025-2026学年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计划表.xlsx

附件2《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指导记录表》(导师写).doc

附件3《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习记录表》(被指导教师写).doc

附件4指导教师课时量统计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