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名家-口译名家介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1-20浏览次数:531

 

 

王若瑾
    我国著名的口译专家、翻译家和教授,在联合国翻译处工作12年,担任联合国纽约总部口译处中文组的组长。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顾问、教授,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顾问,具有丰富的同声传译和翻译工作经验,是国内最著名的口译专家之一,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口译人才。
 
胡庚申
    北京清华大学外语系国际交流语用学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哲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英语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后学人。历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对外交流与外语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教育节目部特邀主讲、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文科发展组组长、外语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暨学位委员会副主席、香港国际交流中心顾问等职。主要从事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已出版《对外交流与外语应用交叉研究导论》、《涉外语言策略技巧》、《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等专著10余部、国内外发表文章百余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3次、省部级奖2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刘和平
    女,1955年1月出生,籍贯河北省。文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法国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翻译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口笔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理论和中法跨文化研究。现任中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对外传播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编委、北京市译协常务理事。1982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学院,1990年毕业于巴黎高等翻译学校,获翻译学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曾发表论文《翻译的动态研究与口译教学》、《职业口译程序与翻译教学》、《口译与翻译学》、《口译程序与翻译教学》、《再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中国九十年代同声传译的现状与思考》、《科技翻译教学法》、《翻译教学方法论》、《对口译教学统一纲要的理论思考》、《职业口译新形式与口译教学》、《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及展望》、《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析》、《议员在交际中的新角色——股份回购谈判与跨文化研究》、与许钧合作《中国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数十篇。专著《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以推理教学法》、《口译理论与教学》;译著《法国释意派口笔译理论》、《世纪儿》、《街心花园》、《北京的陷落》、《60位作家和他们的母亲》;2001年被法兰西教育部授予教育棕榈骑士勋章。
 
王恩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1999年赴比利时,任欧盟口译司培训教官。现任中欧高级译员培训中心副主任。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财富》杂志中文版高级译审。研究方向:口笔译理论与实践、中外翻译史。主要著作与译著:《增长理论:一种说明》,(美)罗伯特•索洛著,华夏出版社,1988;《创建面向市场的企业》,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美)文森特•巴拉巴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危机与振兴》,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美)约翰•赫斯特著;《洛克菲勒传》,(美)罗恩•切尔诺著,海南出版社,2000;《定位》,(美)艾尔•里斯/杰克•特劳特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芭比丽娜伯爵小姐》(美)亨利•詹姆斯著,(柳鸣九主编《外国心理小说选》),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等。
 
刘宓庆
    刘宓庆教授系已故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弟子,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影响,是对我国翻译界有重大贡献的学者、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组任专业翻译,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及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执教,并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其基本理论思想属于功能学派。2005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投入优势力量编辑出版了《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该全集共十一本,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权威性,在翻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认为该《全集》的出版为中国译学乃至世界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立弟
    职务: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人事部全国翻译资格(水平)专家委员会成员;教育部Examination Center中心全国外语翻译水平考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报告》英文版主要翻译者之一。教育背景: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85,语言学文学硕士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88,应用语言学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94,语言学哲学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98。研究领域:翻译研究,对比语言学,形式语言学。教授研究生课程:《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英汉笔译》、《汉英交替传译》、《语言学导论》和《高级英语写作和研究方法》等。
 
钟述孔
    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并兼任外交部高级翻译。1965年后,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外交学院兼职教授,后任联合国“中国译员培训部”兼职教授。著作:《英汉翻译手册》、《实用口译手册》等。
 
鲍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教授,长期从事口笔译研究和翻译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口译理论与教学。作者生前曾发表多篇论文,他完成的《口译概论》是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口译的理论著作。
 
张文
    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会员。197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1985-1986年留学于美国夏威夷大学,2002-2003年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高级访问学者。1994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2003年当选为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现任翻译学院院长、兼任国际旅游教育理事会(I-CHRIE)亚太分会主席,为首都女教授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会员,《China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等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或审稿专家。多年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教学、跨文化交流、旅游人类学、旅游影响等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的专著、译著、教材等近30余部,包括《口译理论研究》、《旅游影响研究——理论与实践》,译著《美洲精神》等;主编《汉英英汉高级口译教程》等教材。承担泰国国家研究基金、洛克菲勒基金等国际合作课题、北京市、企业及学校课题多项。主持的课题有《口译理论结构体系研究》、《口述历史——见证中国旅游业发展》等。
   
柴明颎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常务副主任。1977年7月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1987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伦敦InternationalHouse学习工作。1988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进修,1990年获得该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后回国。1990年6月以来,先后担任上外原英语二系系副主任、校教务处副处长、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之职。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讲授过的课程有英语专业各门基础课,高年级英语听说与写作课、英语语音学、学习外语的心理学和外语教学法等。1991年获“上海市优秀教师”称号,1991年和199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4年和2000年两次被评选为上海市“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优秀组织者。2002年评定为教授,2004年评定为博士生导师。
1990年回国后致力于英语语言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担任了中英合作科研项目“英语教学现状”跟踪调查小组组长,并编撰了理论著作《迎东亚运英语100》、《学百句英语,迎APEC会议,英语100英语教学法》、上海电视台的《外贸英语讲座商务口译教程》等,以及《大布列颠百科全书鹤立鸡群一中国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等。参加编写和翻译的教材和书籍有:《中级英语教程》、《》音乐部分等译著。曾经主持编写和执导拍摄的电视教学片有: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的《》、上海市各大电视台播放的《》和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的《新国际音标》等。
 
梅德明
    梅德明 1954年9月14日出生于上海。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学术骨干。受聘为国家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及外语专业教学评估委员会专家、“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外语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专家,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会议和商务口译考试”专家。国内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
1977年毕业于上外英语专业并留校在英语系任教。1982年获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留美奖学金攻读TESL专业,次年在纽约州立大学奥伯尼分校获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赴美宾州印第安那大学攻读“语言学与修辞学”专业博士学位,199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在宾州印第安那大学主讲“东方文明史”课程,1992年至1994年在宾州印第安那大学英语系主讲“大学英语写作”和“研究写作”两门课程。
主要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和口译研究,主讲“句法学”、“现代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哲学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散文翻译”、“口译研究与实践”、“公共演讲艺术与口译”等研究生课程。
学术成果600多万字,著有《现代语言学》、《现代语言学简明教程》、《大学英语口语教程》、《新编英语教程》、《高级口译教程》、《中级口译教程》、《英语口译教程》、《英语口译实务》、《商务口译教程》、《新编商务英语翻译》、《英汉口译实践》、《汉英口译实践》、《新英汉口译实践》、《新汉英口译实践》、《联络陪同口译》、《展望未来英语教程》(改编版)、《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写作365》、《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译作)等35部(达69卷),发表了“普遍语法与原则-参数理论”、“当代比较语言学与原则-参数理论”、“论句子的逻辑式”、“比较语法与逻辑式参数变异”、“英语量词理论对比研究”、“以《老子》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命名理论的辨证观与实践观”、“外语测试的原则和方法”、“课堂提问的层次”、“论系统外语教学”、“口译简议:译性、译质、译训”、“听力理解的认知与听力教学”、“我国口译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口译理论研究及认证考试要素”等学术论文。
所主持的国家级和上海市两级重点学科科研项目《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被列为国家级高校重点教材,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杜蕴德(Andrew C. Dawrant)
    加拿大人 ,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会员。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口译系主任、教授,负责口译系的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师资发展等。
拥有十多年专业会议口译经验的杜蕴德教授,曾多次为加拿大总理、美国总统、欧委会主席、纽约证交所主席、世行行长及众多财富一百强CEO等国际政商领导人访华担任口译工作,并拥有1000余场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工作经验,如世界经济论坛、亚欧会议、财富全球论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等。
杜蕴德教授是会议口译教学专家,在两岸三地各个主要翻译院校及政府翻译机构积累了丰富的口译教学、课程设计、专业考试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经验。1993年获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东亚研究学士,1996年获台湾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翻译学硕士、会议口译专业证书(荣誉毕业)。为我国口译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仲伟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翻译学硕士生导师。英国Warwick大学荣誉研究员。曾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英国 Westminster (西敏斯特)、英国Warwick(华威)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攻读学士、硕士学位。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口笔译学硕士、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博士学位。广东省第四批高层次管理人才出国进修“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成员”。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院长、高级翻译学院院长等职务。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人事部)、全国外语翻译等级证书考试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曾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 2001 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奖章、 2003 年广东省杰出留学回国青年创业之星、2005 年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 年获第七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2006年被评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届教学名师。
仲伟合是较早在华南地区开设同声传译课的教师。为省内外大型国际会议担任首席同声传译员三百余次。曾为多位国家及省市领导人担任口译工作, 如英国副首相 John Prescott 及美国前总统 Bill Clinton 访华期间翻译。被誉为“九段翻译”、“广东同传第一人”。培养了广东的第一支同声传译队伍。首倡在中国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多年从事口笔译的教学理论研究。在《中国翻译》、 Translation Journal 等学术期刊发表口译教学改革与研究系列论文及翻译学研究论文 40 余篇,出版教材、论(译)著、词典等多部。承担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项目《英语口译教程》、《英汉基础口译教程》、《英汉同声传译教程》的编写工作。目前主持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
 
林郁如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原厦门大学外文系主任,厦门大学口译资格证书Examination Center主任。林郁如教授与英国西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的Jack Lonergan教授带领的(中英英语项目合作小组)根据吉尔的口译训练模式进一步提出了适合口译训练的厦大模式,并以此模式为基础培养了许多高质量的口译人才。她具有丰富的口译教学与实践经验,主编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口译教程》等教材供我国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
 
杨承淑
    日本国立东北大学文学硕士(1979年—1981年);日本ISS口译研修中心翻译/口译特训结业(1987年9月——1988年2月)。现任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专任教授、台湾省翻译学会理事长、台湾省日本语文学会会长。具有15年会议口译实务经验。研究领域:口译教学、口译理论、口笔译职业规范。杨承淑教授不仅在口译理论以及口译教学方面造诣极深,且口译实践经验十分丰富,在海峡两岸翻译界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周兆祥
    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应用语言学系,以翻译教学法论文获授博士衔。曾任英国语言学会中文科主考。1989年加入香港浸会学院(今香港浸会大学),协助创办翻译学位课程,致力提倡各种配合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翻译方法与翻译人才培养。曾担任香港浸会大学翻译课程主任,教授。著有《翻译与人生》等著作。
 
时间:Nov 20, 2017 5:01:00 PM   

录入者:陈惠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