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要求,扎实推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教学规范、数智赋能、多元融合、成果导向”精神落地见效,3月26日下午,我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在F208会议室联合召开“思政课教学设计创新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谢永梅教授与金焱教授共同主持,两门课程组全体专任教师参会,围绕规范化建设与教学创新展开深度研讨。
锚定教学规范,夯实课程建设根基
会议伊始,谢永梅教授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规范化是教学设计创新的前提”。针对课程大纲修订、教学环节标准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等议题,与会教师结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3年版)》,逐条对照检查现有教学方案,明确修订任务分工。会议提出建立“集体备课-交叉听课-动态评课”全链条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教学内容与党中央最新精神同频共振。
深化数智赋能,激活课堂创新动能
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围绕“数智技术助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展开务实探讨。原理课程组提出,依托学校广泛应用的“超星学习通平台”,优化现有线上资源库,帮助学生快速定位课程核心理论要点;德法课程组则聚焦平台“互动工具包”功能,探索通过“热点案例实时投票+弹幕观点聚类分析”等轻量化手段,将社会热点问题转化为课堂思辨素材。部分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演示了如何利用学习通“学情数据看板”动态追踪学生预习、测试、讨论等行为轨迹,为精准调整教学节奏提供依据。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应立足现有数字基建深度挖潜,通过“平台功能吃透用足+校本资源定向开发”双轮驱动,稳步推进课堂数字化转型。
推动多元融合,构建协同育人生态
会议特别设置“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剖析”环节。金焱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教学”为例,展示如何通过“理论逻辑+历史叙事+现实案例”三元融合设计教学主线,并引入跨学科资源增强课堂说服力。
强化成果导向,完善闭环管理体系
为提升教学改革实效性,会议明确“成果培育-转化-推广”三步走路径:一是将教学设计创新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指标,二是支持已立项的校级教改项目,三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追踪教学效果。
本次会议紧扣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要求,通过任务清单化、责任具体化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走深走实。下一步,教研室指导任课教师,围绕规范化建设与数智化升级细化实施方案,力争打造思政课教学创新范式,为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贡献马院智慧。
文/赵峻敏 图/肖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