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一场高规格、实战化的翻译实践活动在珠海成功举行。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俄语系主任李洋的带领下,周巧巧、苏慧霞、杨烁羽等三位优秀学子奔赴珠海迈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程观摩并辅助了该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代表团关于在当地投资建厂事宜的关键性商谈。此次活动不仅是俄语系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具体行动。

俄语系师生及企业负责人现场合影
本次商务会谈意义重大,关乎中国智能制造领军企业——珠海迈科智能科技的海外战略布局,以及乌兹别克斯坦本国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会谈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双方就工厂选址、技术标准、政策支持、本土化运营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且细致的交流。
置身于真实的国际商务谈判场景,三位同学褪去了课堂上的青涩,展现出严谨而专注的专业素养。大家凝神细听,敏锐捕捉谈判双方的每一处语言细节与微妙表达,将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翻译技巧及跨文化交际理论,在瞬息万变的实战环境中进行验证、运用与升华。无论是技术术语的精准翻译,还是商务礼仪的得体展现,亦或是文化差异的敏锐洞察,老师与同学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为会谈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其出色表现赢得了校企双方的高度赞誉。

商务会谈现场
会谈前,迈科智能科技工作人员引导同学们参观了公司智能产品体验中心。展厅内,物联网全屋智能家居系统实现环境、安防、影音等设施智慧管控,令人叹为观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健康监测仪器则展现现代科技对生命健康的细致关怀。同学们饶有兴致地观摩体验,并就产品技术原理、市场应用及未来趋势与技术人员深入交流。
此环节不仅拓展了科技视野,使同学们直观立体地认知“中国智造”的内涵与成就,更将专业语言学习与产业、产品知识紧密结合。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现代俄语人才需兼具语言能力、广博科技知识与行业洞察力,方能在未来职场游刃有余,成为中外交流的坚实桥梁。

为来宾介绍智能产品体验中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沉浸式观摩学习,是俄语系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一次实践探索。活动打破传统课堂壁垒,将教学现场延伸至国际经贸合作与科技创新前沿,形成语言实践、商务观摩、科技认知融合的实践课堂。同学们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俄语作为沟通桥梁在中乌合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动力与职业追求。通过参与商务谈判、接触科技产品,同学们提升了语言应用、临场应变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对“一带一路”倡议及青年发展机遇也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西语学院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不断拓宽校企、校政合作平台,积极为学生打造第二课堂的学习机会。此次珠海之行,正是培养“俄语+”复合型人才的一次有益探索。未来,各系将进一步深化教学与实践的融合,致力于为国家对外开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并输送更多兼具语言能力与学科融通素养的优秀人才。(图文/周巧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