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南国】刘媛媛:我在蒙古国当汉语老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5-18浏览次数:4718

       在寒冷的冬季,到离乡万里,漫天风雪的蒙古国,参加一场汉语国际教育志愿活动,将会是一段怎样的经历?我校中国语言文化学院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校友刘媛媛,在去年十月份以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的身份来到蒙古国,开展了一段期待已久,同时又充满未知的汉语教学之旅。请跟随记者的笔触,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吧。

 克服不适,享受冰天雪地的别样浪漫
       从小到大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要在严寒干燥的蒙古国度过漫长的冬季,克服气候、饮食、社交和出行等全方位的差异带来的不适,是刘媛媛必须面对的第一道难关。刘媛媛十月中旬来到蒙古时,当地气温已经处在零下。冬季更是稳定在零下二十多度。不同于广东湿冷的冬天,蒙古气候干燥,室内外温差大,刘媛媛每次出门的时候都要花较多时间做好全套保暖措施:护膝、帽子、口罩和手套缺一不可。
 

 
刘媛媛所任教的学校雪景
 
       同样有着巨大差异的,还有蒙古的饮食。来蒙古之前,刘媛媛就了解到这里的肉食比较多,牛羊肉更是蒙古人的心头好。刘媛媛对此既期待,又担心。一方面憧憬着大口吃肉的满足感,一方面又担心无法适应烹饪和肉质上的差异。结果,在亲身品尝之后,她只能用略带戏谑的口吻评价道:“对我来说,基本上接受不了这边的牛羊肉的味道,太膻,总觉得有股别样的异味儿。可能这边的肉太正宗了吧。”
       尽管遇到许多不适,刘媛媛还是尽力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因为无法忍受室内干燥的空气,她利用空气加湿器来缓解不适;为了改善伙食条件,在摸清周围环境之后,她选择到附近超市买菜自己做饭。“之前自己做饭室内油烟大,所以没怎么做。现在习惯了觉得还好,只是,一开窗散油烟的时候,就像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冰窖的门,冷气呼呼地跑进来。”在刘媛媛看来,在蒙古的这一段旅程,从不适应到适应,虽然过程有些狼狈,但也是人生中一段最难忘的经历。
 

 
 感受冰天雪地的别样浪漫
 
       在度过了最初的磨合期后,刘媛媛也开始享受蒙古的别样风光。去年十一月初,刘媛媛有幸见证了乌兰巴托这一年的初雪,同时也是她人生当中的第一场雪。走在大街上,脚下是铺满厚厚积雪的路面,抬头看着的是漫天飞舞的雪花,到处一片洁白,刘媛媛感慨:“我终于体会到了‘冰雪世界’这个词的含义。虽然冷风不断,但是下雪天真的让人幸福感满满。”
 
汉语课堂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传播
       据了解,蒙古的学校一般皆具备小初高一体化教学体系。刘媛媛所任教的乌兰巴托第15中学是一所公立学校,包含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全校大约有1500多名学生。据校方介绍,早在2013年的时候就有第一批志愿者来该校开展汉语教学。每年大约会有3个汉语志愿者为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开设汉语课。
       初为人师,一切都是新鲜的。但是通过与学生接触,刘媛媛发现他们的汉语知识并不是很扎实。一方面源于学校的课程设置,汉语作为一门选修课,每个班一周只有一次课,时长八十分钟,课时少是原因之一。另外学生们更倾向于把学习精力集中在必修课上,导致他们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面对现实,刘媛媛并没有妥协,而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管语言的学习枯燥乏味,但是当汉语的学习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典故结合在一起时,语言顿时便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将语言和文化相结合,是汉语教学的一大秘诀。”刘媛媛告诉记者,她与其他的志愿者还会不定期组织一些中国文化体验课:比如中国剪纸、京剧脸谱绘制、中国儿歌、中国结制作等。这些文化体验课,不仅使课程更加丰富,还能让蒙古学生在体验中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以此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
 
       课堂管理,对刘媛媛而言也是一道难关。蒙古学生比较活跃,天性向往自由,加上一个班有三四十个学生,应接不暇,课堂秩序失控是家常便饭。刘媛媛虽然在第一堂向学生强调了课堂规则,但是后来还是难以控制。尤其是涉及学生的课堂作业以及一些测试时,更加难以协调。为了改善课堂管理,刘媛媛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为学生分组并实行奖惩制度,根据每组的课堂表现结果,进行分数增减,以团队荣誉感和相互竞争激励学生;作业方面,采取完成作业便能积攒印章换取小奖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应有的奖励。在刘媛媛看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得奖或被惩罚的可能,他们才会有动力,才会更自觉地约束自己。“三年级一名原本不太积极参与课堂问答的小男孩,为了让自己的组得到最终的优胜,他后来也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看来这些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刘媛媛告诉记者,自己当初来蒙古担任汉语志愿者,就要想方设法完成工作目标。
 

 学生学习绘制京剧脸谱
 
 “汉语志愿者更要有文化自信”
       在蒙古进行志愿服务的这段经历,让刘媛媛切身体会到志愿者的生活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丰富、有趣、美好。作为一个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来到陌生的国度,面对各种困难,更要有文化自信,要学会积极地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保持乐观的心态。
 
 
 
刘媛媛(右)在学校年终晚会上身着旗袍与同事合影
 
       教学上,有挑战,也有满满的快乐与成就感。作为一位初出茅庐的志愿者,刘媛媛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所以更加珍惜这次机会,多思考,多讨教,以突破自己,在教学中求进步。她相信,经过这段时间的汉语教学工作,能让自己对对外汉语教师这个职业会有更全面的认识,而在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也会收获更多有益的经验。
        而生活中,也有很多机会感受异国人文风情、自然风光,收获满满的珍贵回忆。刘媛媛回忆起今年元旦时,学校的一位老师邀请志愿者们来家做客,还带她们在乌兰巴托游玩了一番。这一路上,她们近距离观看到了活的骆驼、老鹰和硕大的秃鹫;流连忘返于白茫茫的雪山、空旷辽阔的草地之间,还参观了极富特色的传统蒙古包和坐落在大草原之中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的成吉思汗雕像,“这异域美景让人兴奋,更让人赞叹。”刘媛媛由衷地表示。
 

 
刘媛媛在乌兰巴托游玩
 
        美景良辰固然令人陶醉,但是工作的现实也不得不面对。几个月的志愿教学,让刘媛媛深刻地意识到,普通学校对汉语重视度不如孔子学院,或者一些专门的中文学校。这就更需要志愿者作出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做好传播中华文化的工作,去感染更多学生,让他们能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爱上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是夜,刘媛媛在老师的指引下登山俯瞰整个乌兰巴托的夜景。不远处,一座山的山腰间,一个巨大的用灯光围绕成的蒙古国的国旗的标志映入眼帘。恢弘雄伟的景观,与刘媛媛对对外汉语教育的拳拳热情,和立志传播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交相慧辉,在遥远的蒙古国,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记者 林之柏 通讯员 尹向红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时间:May 18, 2018 8:05:00 PM   

录入者:夏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