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探索,新奇的挑战,留学既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收获。2012年5月,英语语言文化系2009级学生李思仪赴美国贝佛大学研修学习。赴美三个多月,在渐渐地适应大洋彼岸的生活的同时,她用心记录下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与大家共同分享那些精彩的日子与自己的点滴感悟。
脚踏实地求真知
写作、口语交际和市场营销概论等是李思仪在贝佛大学的课程。每个星期要看三四十页的英文资料,并且完成作业。这样的学习方式和繁重的作业量与国内很不同,让李思仪一度感到茫然。庆幸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她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与正确对待繁重的学业。对于毫无头绪的英文资料,李思仪一边写读书笔记理解难点,一边总结提纲把握重点。就这样,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她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李思仪与贝佛大学的同学在一起
尽管学习道路上的困难无数,但李思仪的每一小步前进都让她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地面对一切。
切身体会悟见解
美国的课堂鼓励学生讨论并发表看法,与在中国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Bonnie是李思仪在美国家庭的妈妈,她是一位中学的艺术老师。她特意带李思仪到当地学校感受美国不同的学习氛围。美国学生非常活跃,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像是在与知识对话。这让李思仪为自己平常在课堂上的沉默寡言感到一丝愧疚,也为与许多知识的擦肩而过感到可惜。而这次体验让她顿然间明白了只有在课堂上尽情地将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分享交流,才能获得更多的新知识以及巩固其他知识。

李思仪与她的美国家庭
西方印象主义画作十分出名,Bonnie经常带李思仪到艺术博物馆参观,教她如何欣赏印象派那种自然中透露着独特而且耐人寻味的美。站在著名画家莫奈的画作前,李思仪似乎感受到了莫奈灵活地运用画笔所勾画出的和风暖日、绿草茵茵的夏天,“那是一种点线面及光线变化带来的视觉享受,”李思仪这样感叹道,“突然我觉得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不同了,以前我只是欣赏画面美,现在我学会了欣赏意境之美。”
精彩片段应接不暇
入住美国家庭,李思仪不仅体会到了美式食物的别样风味,并且学会了制作美国的传统家庭早餐华夫饼和美式饼干。从依靠字幕到依靠“耳朵”来解读电影剧情的过程中,李思仪也逐渐学会适应美国生活,了解美国文化,理解美式幽默。
李思仪还加入了当地的一个小型组织,这个组织有点像国内高校的学生会。在这个团体里,一群人为了梦想而聚在一起敢想敢做,尝试在街头跳舞,邀请流浪者一同感受快乐。

在街头跳舞
李思仪还被美国家庭邀请去玩快艇,在快艇上感受着风的疾驰与浪的冲击,李思仪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生活节奏是那样快,但是依旧没有错过精彩的片段,这就是‘快艇人生’。”
李思仪曾经在国内学习过钢琴与吉他,对音乐方面有一定涉猎。但通过在美国认识的一位音乐人Clay,她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Clay是一位既有科学创新头脑又具备音乐创作天赋的音乐人,他曾因制作出色的汽车模型被誉为“奥马哈杰出木匠”,他也经常带领着一个乐队在当地艺术节上演出。李思仪与她的同学很荣幸地被邀请参观了他的音乐工作坊,从Clay对李思仪在钢琴、吉他、贝司和敲爵士鼓上的教学中,李思仪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音乐技艺,更重要的是对音乐情感的表达与感悟。

在音乐室弹奏吉他
在美国研修学习的这段经历里,李思仪学会感恩与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同时,她也十分盼望以后有机会体验更加精彩的生活。(记者 杨雪晴 通讯员 曾娇)
时间:Oct 11, 2012 3:30:00 PM
录入者:魏晖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