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南国•国际交流】留学德国:为梦想插上翅膀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0-18浏览次数:3270

11月,2009级的西语系德语专业1班的黎家慧登上了飞往德国柏林的航班,在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开始自己精彩的留学生活。
 
主动开口,扫除语言“拦路虎”
 
  外国学生要在德国的大学学习,就必须先通过DSH考试DSH考试全称是“德国高校外国申请者入学德语考试”)。DSH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安哈尔特大学属下开设的DSH语言班设定的学习期限为一年,而黎家慧仅用了三个月便顺利通过DSH考试。同样的学习量,却仅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来完成,期间的艰辛可想而知。黎家慧说:“我很感谢DSH班老师对我的悉心教导。我也很庆幸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学习,换来了这样的成绩。”
 


黎家慧在德国
 
    离开了熟悉人事和环境,来到陌生国度,面对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和语言环境的冲击,任何人都不免觉得孤独和彷徨,黎家慧自然也不例外。对大多数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语言是他们适应环境的“拦路虎”。黎家慧告诉记者:“德国学校老师说话的语速很快,但这对于德国当地人来说却是正常语速。刚开始上课时,很多内容我都是听不明白的。但老师不能因为我个人而改变,就只有我自己去适应。”语言交流上的不适应同样困扰着黎家慧,但是黎家慧却是迎难而上。她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因为害怕出错而羞于开口。善于利用语言环境,抓住每次与德国人交流的机会,黎家慧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口语锻炼,使自己能够尽快适应新的语言环境。
 
做足准备,学习我不怕
 
谈到在德国的学习,黎家慧说,德国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平时上课,他们基本上不使用教科书,大都是老师给学生发课件,然后要求同学们自已打印下来后在课堂上看。课程主要分为大课和讨论课。大课注重讲的是理论部分,以老师讲课的形式为主;而讨论课主要是练习以及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解答问题,课上可以自由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全新的课堂模式与黎家慧以往习惯的教学方式不同,加之使用新的语言使得自学的难度增加了不少。为了避免日后学习压力积重难返,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新的学习环境,黎家慧在课下也是做足了准备。课前的自学预习、课后的巩固和复习……她告诉自己,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在目标和理想面前,再多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
 


黎家慧外出参观
 
亲身感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黎家慧说:“虽然背井离乡不免时有乡愁,但我很喜欢也很享受在德国生活,在这里我亲身感受到了很多不同的文化。”黎家慧告诉记者,在德国人们很注重垃圾的分类。垃圾一般要分饭菜残余类、纸类、玻璃瓶类和塑料类进行投放。这就要求人们在扔垃圾的时候要多加留神。“虽然只是小举措,却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贯彻了环保理念,”她说。
 
说到出行,黎家慧说,德国的交通很发达,但是在马路上并不是经常能打到出租车,因为在这里想打车大都是要提前打电话叫车。另外,德国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具体来说,就是在一条道路上,有专门的划分,正常颜色的是人行道,而红色的就是自行车道。“在德国街道上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交通规则,千万别走到自行车道上,以免被撞伤。”黎家慧与记者分享。(实习记者 杨明芳 通讯员 李海涛)

 

 

 

 

时间:Oct 18, 2012 5:08:00 PM   

录入者:陈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