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毕业季,千言万语诉不尽的毕业寄语,千姿百态拍不停的毕业照,千山万水情未了的毕业歌曲,都只是希望在这清雅校园里,能为终将逝去的青春留下些什么。毕业了,校园里的故事却从未停止;毕业了,在校园里的情谊却永不断线。
宿舍点滴,温暖于心
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学宿舍的分配是最神圣的事,它就此决定了你四年的相处对象,也可能决定了你一生的朋友。
“四年的宿舍生活我住过3个宿舍,一共有10个舍友。”谈起室友情谊,国际工商管理系的林同学颇为感慨,大一那年他被分配到和大三师兄同宿舍,因此有了一段和其他人不同的经历。他回忆说:“与舍友们在生活中互相扶持,共同分享大学点滴,现在想起来都还觉得很温暖。”

谢谢你,我亲爱的舍友
“谢谢你,我的舍友,”中文系的尹汝在提到自己的宿友时说。她们宿舍的舍歌是《第一时间》,而 “第一时间”也是她们宿舍的一个暗号。只要说出这四个字,其他舍友都会在第一时间去帮助对方。她说:“现在我们依然会时不时地发短信慰问对方,分享各自的近况。”她认为,通过这样的问候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排解对方的工作压力。
破蛹成蝶,共同成长
大学四年,说来长想来却嫌短,就像《同桌的你》唱到的那样:“我们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各奔东西。”那些青春的故事,你还记得吗?
尹汝告诉我们,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教应用英语的老师组织了一个“特别的朋友”活动。她让每个人在卡片上写上自己所喜欢的东西,然后让同学轮流抽,抽到卡片的那个人就是卡片主人的“特别朋友”,要帮她完成卡片上的心愿。尹汝抽到的是一个写着喜爱的明星的卡片,她从网上下载那个明星的照片并且晒出来,自己做了相框并放满照片,包装好后偷偷地送给了卡片的主人阿黎。阿黎知道后感动得热泪盈眶,而这也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她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杨梦娜说:“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处理方式肯定会存在差异。在相处过程中,如果你懂得去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分析,会更懂得怎么与别人沟通。”这也是她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时与同事的相处之道。

那些年,我们为梦想一起努力奋斗
感谢恩师,铭记点滴
毕业了,大学四年的课堂学习,收获与感恩并存。说起对哪一位老师的印象最深刻时,西方语言文化系的吴良芊认为,每个老师都各有特点,每一份感动都弥足珍贵。
2009级西班牙语班是我校第一年开设的西班牙语专业课程,但这影响不了师生们的教学热情以及学习兴趣。老师们几乎是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这个新生的专业,成立语音诊断室、策划西班牙语语音语调大赛、为学生们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兼职,甚至是推荐学生到广交会实习……吴良芊说:“一眨眼就要毕业了,看到自己的专业有条不紊地越办越好,也是自己的青春的见证。”
而中文系的邱琳婷则说,她很喜欢在课后和老师们聊天,因为与师长的谈话过程中总能学习到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启示。她分享了孙有康教授的一句话:“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人责任,你们要保持理想跟信念去努力奋斗,用思想去指导实践。”这让她受益良多,至今印象深刻。(记者 陈汝佳 吴廷香)
时间:Jun 20, 2013 1:00:00 PM
录入者:魏晖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