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南商路,一生南商情。6月22日,201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商业街举行。台上的仪式神圣而庄重,台下追随着的目光热切而感动。毕业典礼这天,毕业生、家长、老师用他们独特的方式,纪念这难忘一刻。
毕业生:原创手绘校园明信片,纪念我的大学
毕业典礼前后,大多数毕业生都在忙着留影、聚会,而2009级国际工商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的刘嘉明同学则趁着毕业季推出手绘明信片,以此向母校致敬。明信片一推出,收到广大师生尤其是毕业生的热捧。自今年推出以来,就卖出了3000套。
这一套名为“那一年,我们读过的大学”是刘嘉明原创的手绘明信片。明信片用钢笔线条勾勒出校园风景。刘嘉明介绍,一套明信片共18张,一张明信片就是一处风景。教学楼、园林、校道、候车厅……明信片里的风景栩栩如生,又不失古朴。毕业生小吴说:“这套明信片对我而言,很有纪念意义。它记录了我们大学四年的共同记忆。”

刘嘉明与他的原创手绘明信片(陈汝佳 摄)
刘嘉明业余时间喜欢画画、旅游、摄影。受一次旅游经历的启发,萌生出手绘校园明信片的想法。2011年,他手绘完成了第一套明信片的制作,仅在身边的好友中传播。由于取景于身边的景物,生动亲切,校园里不断有人询问哪里能够买到这些明信片。刘嘉明从中发现了商机,尝试着批量生产。
2012年,他的原创手绘大学明信片立项成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且在学校的鼓励下,设计了南国商学院全景图的水晶摆台等纪念品。

明信片与校园实景图
刘嘉明说:“从最初第一版发行的100套到现在出售超过3000套的明信片,这是一个从想法到实践的艰难之旅。”第二版明信片的纸质、版面设计、取景内容,都比第一版有明显的提升。“现在产品制作过程的技术问题已经不再是难题了,最难的就是产品的宣传推广与销售渠道的开拓。”
刘嘉明起初只是把明信片放到学校文化中心寄卖,现在不断有商家下订单,销售渠道日益多样化。同时,他开始尝试为从化地区其他高校绘制明信片,得到了积极的市场反应。刘嘉明不再“单打独斗”,组建了设计、制作、销售团队。刘嘉明希望,明信片能让更多的人认识美丽的南国商学院。
老师说:祝愿毕业生有美好的明天
除了主角的毕业生,还有一群人形成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就是陪伴着学生在四年中不断成长的老师们。老师们与毕业生们聊起4年间的趣事,详细询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并给毕业生们送上祝福。

外教与毕业生们合影(刘伊诗 摄)
台下,有两个外教的身影特别受毕业生们欢迎,他们便是菲律宾夫妻档——Faith和Nilo。据了解,他们专门来到毕业典礼会场与毕业生们合影留念。Nilo说:“这些学生和家长们都很热情,看到我们都过来握手。即使语言不通,也有毕业生充当翻译员的角色来协助双方进行交流。”Nilo也衷心祝愿毕业生们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家长说:见证孩子毕业,我们很高兴
“今天凌晨两点多钟就出门了,从阳江那边开车过来的,早上六点多才赶到这。”2009级管理系会计班林文俊的奶奶告诉记者。即使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车程才到达学校,但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累”。路途虽远,在他们一家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笑容,更没有半句抱怨。林奶奶说:“看着孙子终于大学毕业了,我们都很开心!”
2009级经济系电子商务班的优秀毕业生刘仲文的爸爸和妈妈今天也是早早地从河源出发,来参加儿子的毕业礼,并为儿子送上鲜花。面对父母的远道而来,刘仲文更多的是道不尽的感激与感动。刘仲文说,他的大学时光过得还是比较充实的。他祝愿在读的师弟师妹们:“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大学的时光。”

全家总动员(刘伊诗 摄)
“我女儿的梦想就是要做一名英语教师,” 2009级英语语言文学系商务英语班翁思卉的妈妈说起女儿考研选择了教育学这一专业的原因如是说。她回忆起当初送女儿来学校报到时的情景,不禁感叹光阴易逝,“转眼间,女儿就要毕业了。”
记者手记:时间如白驹过隙,四年时光匆匆而过。太多太多的记忆,也许都已经镂刻在毕业生们的心里。祝愿毕业生们,毕业快乐,在另一片天地继续创造精彩。(记者 方冰冰 严嘉瑶)
时间:Jun 22, 2013 3:31:00 PM
录入者:魏晖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