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南商“彩虹”到大埔
本网讯 青春下乡聚精彩,雨后阳光现霓虹。7月15日晚,台风“苏力”携暴雨袭粤东的“攻势”刚过,由党建研究会组建的三下乡队伍“彩虹队”正式启程。历经火车、汽车等9个小时的颠簸,“彩虹队”于次日凌晨5时抵达梅州大埔枫朗镇广德小学,正式开始了为期10天的暑期实践活动。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统筹准备,“彩虹队”26名队员刚从期末考场走出,便直奔火车站,连夜来到了大埔县广德小学。此外,“彩虹队”队员们把学校捐献给广德小学的10台电脑,在校园里募捐到的文具、书籍和南方报业捐赠的物资,从广州“扛”到了大埔。
“彩虹队”分为义教组、调研组、后勤组和宣传组等分工进行。义教组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增长小朋友见识、开发思维为主要目的,选择开展第二课堂的方式,让小朋友在轻松欢乐的课堂中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彩虹队”开设了人文我最行、趣味数学、快乐外语(英、法、日语)等课程,还准备各式了集体游戏,让小朋友能在没有课业压力氛围下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学会主动去获取知识。

“彩虹队”支教活动正式开始
调研组的调研活动将围绕“农村小学撤销与兼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展开,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现场采访等方式了解迁址并校政策的利弊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调研组副组长张文香说,希望可以通过去农村迁址并校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研,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偏远地区小孩上学的交通安全、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废弃校址的处理问题。
在大埔土生土长的队长罗志杰对记者说,因为中青年大都去大城市打工了,“空穴老人”和“留守儿童”是村里剩下的主要成员。而在缺乏父母关爱和督促下成长的儿童,对学习往往容易懈怠不重视。他说:“作为三下乡支教志愿者,我愿意做一个植梦人,让这里的小孩学会对广阔美好的知识世界心生向往。”(“彩虹队”卜秋婵)
中文系“夏竹队”启程赴清远“三下乡”
本网讯 7月16日上午,中国语言文学系“夏竹队”23名队员赴清远市阳山县黄竹小学,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这是中文系学子第2次赴黄竹小学开展“三下乡”活动。“夏竹队”沿用去年的队名,以“青春共筑梦想,黄竹再现彩虹”为口号。

“夏竹队”合影
“夏竹队”分课程组、调研组、文体组、资料组、宣传组、后勤组等6个小组进行分工合作。
“夏竹队”不仅给黄竹小学的学生带去《神笔马良》、《环保时装》、《胃观文化》、《舞动奇迹》、《步步莲花》等有趣的课程和各种团队游戏,还带去由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1034本图书以及若干教学光碟。
调研组将对省农村义务阶段学生的营养状况以及健康意识,在清远市连南壮族瑶族自治县县和连山瑶族自治县等地区开展调研活动。
该队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支部成员将在“三下乡”期间发挥模范作用,开展深入群众等活动。
据悉,“夏竹队”将采用“军事化”管理模式,强调队员要注意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和饮食安全,对队员们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包括统一内务整理、严格时间管理、注重文明礼貌等等,并吸取了去年教训,针对隐翅虫叮咬等问题采取实用的防范措施。(中文系“夏竹队” 江颖诗)
“田星队”暑期“三下乡”活动正式开展
本网讯 7月16日,由青马工程学员组成的“田星队”在七旬老教授田乃吉的带领下,抵达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车路小学,开始了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车路小学的丘校长亲切接待了支教队伍一行。他耐心地给队员们讲述了车路小学的情况,并表示将对此次支教活动提供大力支持。他希望支教队员们能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

“田星队”合影
队员们热情饱满地打扫了墙壁满布青苔的“宿舍”并且煮起了第一顿简易的午餐。队员们并没有抱怨居住环境的简陋,而是关心起了孩子们如何在简陋的学习环境里学习。
队长李红玉说:“希望全体队员在这10天里,秉承‘田星、田星,希望之星’的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活力为小朋友们传播正能量。”(“田星队” 李佩珊)
“南诒队”举行开学典礼
本网讯 7月17日,英语语言文化系“三下乡”队伍“南诒队”在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诒铭小学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外砂镇教育组主任刘镇永、诒铭小学校长王健伟出席了开学典礼。
典礼上,诒铭小学政教主任陈荣锐对小学生们殷切寄望,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这次活动中有所收获。
随后,双方进行授牌仪式。这标志着南诒小学成为南国商学院的社会实践基地。
紧接着,“南诒队”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街舞和手语表演。表演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南诒队”的班会游戏
在简单的开幕式之后,各个年级的负责人将学生领到相应的教室开始上课。支教队员们都使出浑身解数,很快地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教室里不断传来笑声和掌声。
参加支教的张同学表示,开学第一天,队员们都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和斗志,用心地去和学生们交朋友,讲课的过程学生们都很积极、很配合。这更让队员们对支教的圆满成功充满信心。(英语系“南诒队” 张烁彬)
时间:Jul 17, 2013 7:32:00 PM
录入者:陈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