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由保洁员吃学生剩饭引起的思考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2-10浏览次数:1973

  近日,“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报道,山东某大学7位保洁员在收拾餐桌时,看到学生们剩下的、未吃的馒头、米饭等主食和部分没有污染的菜,统一收回加热后食用。他们的举动触动了社会各界。
   
  日前,校学生会发出“文明在校园”之“青春俭行”倡议书,倡导全校师生关注校园里浪费粮食、资源的现象,倡导全校师生一起参与到节约资源、绿色生活的行动中来。浪费现象是否存在你我身边?“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报道带给师生们什么样的思考与行动?请跟随本网记者深入了解。

 

浪费已成为“正常”现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在饭堂,剩饭剩菜总在短时间内装满几大桶;在贴着“请珍惜手中流失的点滴”节水标语旁边,却是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在默默滴水;校园里总有空荡荡的教室灯火通明;每到学期末,垃圾桶成了“百宝箱”:打印的课件、崭新的笔记本、练习册堆满了垃圾桶……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而同学们是否早已熟视无睹?
   
  据记者发起的一项“大学生生活中浪费现象” 调查,50%左右的学生表示自己曾经浪费粮食或资源。记者在饭堂采访用餐后的同学时,大一的黄同学说:“有时候觉得饭菜不合口味,只吃几口就剩下了。”而她的室友却不认同:“吃饭时我一般很少剩下,就算不合口味也会吃完,挑食不是浪费粮食的借口。”
   
  住在学生宿舍5栋的李同学告诉记者,她们觉得自己交了水电费,按自己的喜好使用并没有什么不妥,很少考虑到浪不浪费的问题。
 



灯火通明的课室里,只有少数同学在自习(朱哲儿 摄)

  
  晚上,在校园里,教学楼区都是亮堂堂的课室,但并非每间课室都得到充分利用,有些课室的灯光却只为一两个同学照亮。在课室自习的周同学说:“在安静的环境中自习效率更高,所以我总会选择人少的课室。”
 
“青春俭行”,我们在行动

 

  谈起对“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看法时,许多同学对保洁员的行为感到意外之余,更表示保洁员身上的节俭的生活习惯值得学习。大三的杨同学说:“他们在通过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我们也要从身边做起。平时和室友一起吃饭,有人吃剩很多的时候,其他人都会提醒他把饭菜吃完不要浪费。这种行为是潜移默化的,现在宿舍几个人一起去吃饭,都会习惯把饭菜都吃完。女生饭量小,所以我一般吃一个荤菜就够了,就不会多打其他的菜,从根本上杜绝了浪费。”
   
  节约资源的氛围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更少不了大部分人对身边其他人的积极带动和影响。大二的林同学说:“每次我洗完澡忘记关灯,或者睡觉前忘记拔掉电脑电源的插头,舍友都会提醒我,现在我们都养成了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林灿然 摄)


  据记者发起的调查显示,96.08%的同学表示,如果自己最后一个离开课室或宿舍,会主动关灯关风扇。60.78%的同学会在打印资料的时候选择双面打印,并有88.24%的同学会把用过的资料纸作为草稿纸使用以减少浪费。
   
忆苦思甜,将节俭进行到底

 

  学生处处长杨林说,“文明在校园”之“青春俭行”倡议书唤起同学们的节约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化为行动。“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较好,很多同学认为浪费一张纸、一支笔、一块钱、一碗饭并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浪费的资源难以想象。”他建议同学们要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和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节省成长的资本。
   
  公共课教学部主任高雄飞教授在了解了“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新闻之后感触颇深:“我十分理解7位老人的心情,正如我每次在饭堂看到一些学生把很多吃剩的饭菜倒掉的心情一样,我感到很痛心。”高雄飞在办公室用来泡茶的“水杯”是原来装辣椒的玻璃罐,很多人不解。而他解释,这个玻璃罐没有破损,他不想丢掉它,正好可以用来泡茶。
   
  高雄飞说,他从大饥荒的年代走过来,在读小学的时候,他曾经见过一个母亲一天下来只吃了几条菜根充饥,把一块饼用称分成三等份给自己的孩子到学校做午餐。他说:“我羡慕他们,因为我只能在去学校的路上在田里挖几根蒜苗充饥。正因为如此,所以到现在即使生活越来越富足了,我也从未浪费一点粮食。我希望同学们也可以多学习老一辈的节约的精神,忆苦思甜。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所有人都不能随便浪费一点一滴。” (记者 朱哲儿)

 

 相关链接:其他高校有何节能妙招?

 

  节水节电这个老大难的问题究竟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让我们放眼外界,看看各地高校在节能方面有何妙招。

 

  北大:安装声控路灯。如果你在晚上走进北京大学校园,你会发现路灯并不是一直都在亮,其实这是因为安装了声控路灯,节约了无人使用时的电量。另外,在北大文史楼等公共教室的墙上,经常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白色仪器,其实那是照明节电器,经过实际运行测试,使用节电器的宿舍楼、教室及路灯系统的平均节电率达到20%以上。除此之外,北大还对校园内的宿舍楼及公共教学楼进行了节能灯具的更换。

 

  厦大:安排志愿者参与节约用电活动。厦门大学志愿者在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巡查教学楼,把自习的同学聚集到人多的教室,并关掉空教室的照明灯,以达到节约用电的效果。活动前组织者对志愿者进行了培训,教他们如何向同学宣传此活动的意义。活动至今,大部分同学在志愿者的劝说下都很理解并配合活动,都能到人多的教室去自习,有的同学还主动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华师:严控中央空调的使用。华南师范大学规定室内温度超过30度才能启用空调,使用空调时,应控制温度不低于26度,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未启用的楼宇或楼层关闭中央空调。空调开放根据校区作息时间安排实行上班推迟半小时开机,下班提前半小时关机。凡安装分体空调机的房间一律关闭中央空调。另外,华师还加强对图书馆的用电管理。学校合理开放晚上灯光数量,在座位就座率不高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相对集中就座,关闭空位上面的灯光。书库有学生自修时,保证座位上面有足够的灯光照明即可,而书架上面的灯光可减少三分之二,只需保留小部分灯光。   
 

 

时间:Dec 10, 2013 4:00:00 PM   

录入者:陈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