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爱闯、爱运动、爱调侃、爱生活、爱自由、也爱背起背包到处走。他不相信命运安排,不甘于平庸。他是200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友曹硕。
大学期间,他曾任勤工助学中心主任一职,先后获得军训标兵、优秀志愿者、优秀团干、优秀学生会干部、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实习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3年前,毕业后的他创办了深圳市澳亚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担任公司总经理及益阳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创业的同时,他不断充电学习,充实自己,如今的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在读博士。

校友曹硕
创业路漫漫 上下而求索
大学毕业后,曹硕毫不犹豫选择了创业,创办了深圳市澳亚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万事开头难,公司成立之初,业务量是他们面对的首要问题。但当时公司的团队人员只有7个人,为了能有获取更多的业务,曹硕带头参与,并通过各种途径说服身边懂业务又有资源的朋友一起加入。
想起刚创业的时候,曹硕印象最深的是经常深夜钻研总结失败企业的经验教训。他认为,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原因各式各样,但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好好分析及吸取教训才能使自己和企业走得更好更远。如今,公司从一开始只有几个人的团队发展到现在有20多人的规模。公司现在也有了一定的客户基础,信誉度和经营情况也越来越好。
曹硕说,他一直把马云说的那句话记在心中:“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作为公司的总经理,他觉得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如何管理好一家公司,就好像大学里老师如何上好每一堂课一样,讲台背后需要准备东西还很多。所以一有时间,他就会看书充电学习,有时甚至会学习到凌晨1、2点。
学习无止境 宝剑锋从磨砺出
“永远记住,在某个高度之上,就没有风雨云层。如果我们的生命还有云层,那是因为我们的心灵飞得不够高。”曹硕这样阐释自己不断学习的经历。创业基本占据了他所有时间,但他每天总会挤出时间,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给自己的大脑“充电”。
现在的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在读博士。曹硕说,第一年的学习以听课为主,比如企业管理、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等,知识点都很实用,应用性也很强。而第二年以考察调研学习为主。除了学习在读博士课程外,他还在不断地学习法律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一些相关培训课程。所以,在曹硕的字典里面,基本被“忙碌”占满,而“周末”这个词却很少出现。
他说“学无止境”、“学以致用”的想法源自在母校的学习。他认为,一味读课本上的东西,会容易与外界脱节。因为书本上的东西是经过一定时间沉淀再整理后出版才能被看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吸取课本的知识,再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并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大学期间,曹硕曾是院勤工助学中心的主任,他在勤工的日子里,一场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招聘就令他印象深刻,对他的职业生涯也影响深远。这使他跟社会、企业走得更近,比一般的学子更早地了解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规划大学生活。
深怀校友情 反哺母校恩
为了学习,在昏暗的寝室中挑灯夜读;为了社团工作,在美丽的校园里忙碌地穿梭,在南商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如今都是曹硕细细品味的美好时光。当提及母校,曹硕用了“感恩”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说,他感谢那些与自己在南商共同成长、共同奋进的益友,感谢在学习和工作中耐心指导与帮助自己、使自己能力得到锻炼的恩师,感谢学校曾经提供的平台与机会。
毕业后的他,当得知学校在深圳准备成立校友分会,这与他很久之前想创造一个深圳校友交流互助的平台的想法一拍即合。当筹备委员会的成员们推选曹硕成为分会副会长时,曹硕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他希望,借助校友会这个交流平台,拉近校友们之间的距离、校友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使校友会充满温暖,能与校友们一起感恩母校,回报母校。 (通讯员 翁琳 张蕾)
时间:Jan 8, 2014 4:40:00 PM
录入者:陈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