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大讲坛】《粤海风》杂志社长徐南铁畅谈岭南文化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16浏览次数:1269

  本网讯(记者 朱晓成) 5月15日,“博雅大讲坛”第32讲“漫谈岭南文化”在C201学术报告厅开讲。现任文化批判杂志《粤海风》社长兼主编、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徐南铁研究员应邀担任主讲人。讲座由副校长余庆安主持。

 

  徐南铁围绕“古代岭南文化的地位”、“20世纪的岭南文化热潮”、“岭南文化的特点”、“岭南文化的现代性审视”4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岭南文化的相关知识,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讲座现场(戴诗杰 摄)

 
  徐南铁说,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珠江流域,其发展相对于中原来说要缓慢一些。从科考为官和史册立传的人数来说,岭南文化在中原正统文化系统中处于劣势地位。但正因岭南受儒家正统文化的影响和束缚相比较少,因而对传统文化具有更大的游离性和创造性。
   
  他说,在20世纪初期,广东成为了接受西方文化的第一窗口,也是思想的集散地。同时,与西方思想的激烈碰撞催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康有为的变法思想和新旧三民主义,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前夕,广东发挥敢为天下先的岭南文化精神,抓住机遇,向中央提出成立对外加工贸易区的大胆设想,并以经济实力向中央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岭南文化热潮。对于岭南文化,批判声也逐渐多了。徐南铁说:“那是一个困难重重、前途未卜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岭南文化就是在这个褒贬交错中,完成了改革开放时代赋予的使命。”
   


主讲人徐南铁(戴诗杰 摄)


  谈及岭南文化的特点,徐南铁用“务实、求变、开放、兼容”8个字概括。在求变和改革心理的推动下,同期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土地私有制的突破,广东顺德区容奇镇诞生了一家小的制衣厂。徐南铁说:“如果说小岗村的分地是改革的前奏,容奇镇的办厂就是改革的先声。”与其同时,作为文化碰撞的交流地,广州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这也铸就了岭南文化的兼容性。
   
  最后,徐南铁强调要用辩证的思维审视岭南文化。他说,现代性的审视要求大家认识到文化是历史形成的,无优劣之分;文化需要平和的心态;广州的发展不能过度沉溺于“务实”。

 

  讲座期间,余庆安代表学校向徐南铁颁发客座聘书。余庆安说,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继承和弘扬各种地域文化的优良传统,扬其之长避其之短,随时代的进步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境界,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时间:May 16, 2014 4:41:00 PM   

录入者:陈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