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许益珍) 6月12日,“博雅大讲坛”第33讲“外交官素养”在C201学术报告厅开讲。外交部高级外交官创新与实践委员会参赞储茂明担任主讲人。讲座由常务副校长袁长青主持。
储茂明根据自己的外交官经历,总结了一般人对于外交官的印象——“西装革履”、“穿梭酒店”、“觥筹交错”、“能见到名人明星”、“掌握机密”、“周游列国”等。“但别人不知道的是,表面光鲜的背后,外交官的工作充满着酸甜苦辣。”储茂明话锋一转,带领同学们走进外交官工作的背后真相。
讲座现场(关淑莹 摄)
他说,外交官的工作饱含辛苦、辛酸、汗水、泪水,甚至血水。他列举了许多外交官在为祖国利益奋斗时挥汗洒泪甚至牺牲的事例。比如中国前驻刚果(金)大使范振水在当时战乱频发、疟疾横行的情势下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以至于退休后精神状态非常不佳,却仍著书立说,把自己的外交经验写出来以供借鉴学习。又如中国驻吉布提大使符华强在非洲工作时正遇打仗,一颗子弹射进体内,当时没有发现,直到二十年后在例行体检中才被发现,但他没有要求国家赔偿。而中国驻几内亚大使馆参赞李建国因积劳成疾,心脏病复发在工作岗位上去世。“作为一个外交官,不仅有光鲜的表面,背后更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储茂明这样总结道。
主讲人储茂明(关淑莹 摄)
“一个外交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储茂明围绕中国外交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使命、奉献”六字为同学们讲解。他说,忠诚,就是爱国。这是外交官在法律上的应尽义务,是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和尊严的职责所在,是外交官应该具备的首要素质,而且这种素质应流淌在血液中、扎根在信念中、体现在语言中、落实在行动中。同时,忠诚还要站稳立场,始终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从事外交事务,要有正确而坚定的政治和理想信念。
其次是使命。这要求外交官要拥有使命感、荣誉感,知道自己代表的是国家的最高荣誉。而完成使命,就要掌握政策,而且还要具备精湛的业务精神。储茂明引用周恩来总理的“外交人员是文装的解放军”的话语,向同学们说明外交官的使命就是“决胜万里之外,消弭战争于无形。让我们的子弟兵少流血,让我们的人民少流泪。”
最后是奉献。各行各业,都有奉献。外交人员的奉献,尤其辛酸。他回忆当年任中国驻巴巴多斯大使馆的外交官时,当时通讯不便,父亲癌症晚期去世二十多天后他才得知消息,不能见父亲最后一面。碰巧陪同他的妻子怀孕了,由于外交官的孩子不能在外出生,妻子被迫回国,孩子出生的第一面他也没能见着。“但是,舍小家,为国家,值得!”储茂明深有感触地说。他用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的“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我能奉献的,只有鲜血、苦干、眼泪和汗水。)这句话与同学们共勉。
“外交工作如此艰辛,如何保障外交官具备这些素养?”储茂明说,目前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其中有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此外还要靠外交官本身的纪律精神。作为“文装的解放军”,外交官的五大纪律分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外事纪律、财务纪律和保密纪律。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三防”——“防渗透、防窃密、防策反”。
学生提问(关淑莹 摄)
最后,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如何理解外交人员在外交场合发言的立场和腔调”、“如何成为一名外交官”、“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方的立场是什么”、“常驻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否会造成思维冲击”等问题,储茂明一一详细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