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黄梦婷 实习记者 钟秀南) 9月10日,徐真华校长在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对“建设应用型、国际化、高水平民办本科大学的几点思考”发表讲话。
在讲话中,徐真华提出,广外南国商学院的愿景目标是打造中国民办高校的百年名校,南商的办学定位是建设应用型、国际化、高水平的民办本科大学。围绕“规范治校、特色办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二十字工作方针,徐真华对近期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思路,和近期发展中要抓紧落实的几件重要工作进行了解析。
徐真华校长讲话 (戴诗杰 摄)
何谓“规范治校”,以及民办高校如何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和健康有序的运行机制。徐真华认为,首先要在办学思想上进行战略转型,从过分依靠经验治校转变到以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其次,必须优化学校的组织结构,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凸显学术权力在学校治理中的导向作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管理重心下移,缩小管理跨度。健全人事聘任制度,完善考核监督机制。
就如何“特色办校”,徐真华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将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相融合,第二拓展实践教育空间,第三大力开拓国际合作办学空间。其中,他着重介绍了“2+1+1”的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按学科大类组织教学,实施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宽口径人才培养计划。
关于“质量立校”,徐真华认为,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很关键,我校致力于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如何实施到位,徐真华认为,知识迁移有2个渠道,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自学,所以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学习环境与条件互相支撑,网络中心和图书馆作为教辅部门要完善其职责为教学服务。除了做到以上这些,还要实现三个观念转变,即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什么,更要重视学生怎么学;不仅要重视学生思想什么,更要重视学生怎么思想;不仅要重视学生做什么人,更要重视学生怎么做人。
谈到“人才兴校”,徐真华提出,必须加大培养与引进力度,在待遇、环境、条件上营造更好地留人、用人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学术规范,提高队伍素质,同时,要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干部职级考核,干部,教师的培训等工作。
至于如何“科研强校”,徐真华认为,大学的办学水平主要体现在服务于社会进步的水平与能力。坚持科研强校,就是要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把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徐真华就近期发展中要抓紧落实的几件重要工作着重谈了“六个加强”。一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三要加强社区与企业的合作;四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五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六要加强创新意识。他还特别引用了乔布斯善于审时度势,不断汲取团队集体智慧,把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融合一起变成团队力量的故事,强调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徐真华引用法国作家杜尚的“人生没有什么事是重要的,除了现在”,鼓励在座教职工们把握好现在。南商既然锁定了做中国民办高校百年名校的远大目标,那么,从现在开始,无论是大学领导集体还是二级单位的教学、行政团队,一定要不断地优化、提升我们的发展战略,一个完整的、清晰的、可操作而且是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并从这个战略方针出发,再制定出学校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关注学校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关注配套措施到位、落实的全过程。最后,他还勉励大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中国民办高校的百年名校一起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