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南商•学子篇】王晓帆:非洲肯尼亚的志愿之旅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9-29浏览次数:2354

  在国际志愿者总部(international volunteer headquarter,简称IVHQ)的组织下,我校国际经济与金融学院2012级国贸全英1班的王晓帆于2014年暑期前往非洲肯尼亚的乡村内瓦沙(Naivasha)进行志愿支教。一个多月的支教生活,不仅让王晓帆度过了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暑假,也让他深刻体会到“给予比索取更快乐” 的真正含义。

 

“给予比索取更快乐”
 
  到达内瓦沙的Monica memorial学校后,王晓帆了解到,这所学校是志愿者捐建的,连上课的书本也是志愿者们自己编制的。了解了这些情况后,王晓帆明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通过网络渠道呼吁广大网友为当地孩子尽一份力量——捐助善款。
 
 
和小朋友一起拾柴
 
  尽管在筹集物资之初,王晓帆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但是他仍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寻求各种办法让此次活动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于是王晓帆将购买物资的预算表等信息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和其他网站上,让网友能够更好地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并呼吁他们加入募捐活动。王晓帆将筹集到的善款1500元人民币用于购买食物、药品、衣服、书包和粉笔等物资,并把购物清单和收据列出来放到微信朋友圈,让同学朋友们共同监督。
 
  “当地的很多孩子家里虽然很贫穷,但是他们都很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对学习中文也很有热情。”王晓帆说,每天他来到学校,孩子们都会显得格外高兴,而且会非常期待上课。此次活动让王晓帆觉得既充实又有意义,尤其是看到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更是欣慰,更是觉得自己所做的都值了。王晓帆感叹道:“我们有条件就应该给予有需要的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你会发现给予比索取更快乐。”
 
志愿服务,不分国籍
 
  IVHQ是致力于在发展中国家为国际志愿者提供高质量、灵活、安全而且低价格的国际志愿者项目。王晓帆了解到,IVHQ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有少数是来自中国,加拿大或其他国家的,而且他们很多都是自行在网上申请注册的。
 
 
和当地孩子合影
 
  “很友好”是王晓帆对当地人的评价,有一次他在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不小心迷路,幸运的是有很多好心人指路,还亲自带他去车站。此外,他们还会提醒王晓帆哪些地方有危险,需要多注意。志愿工作之余,王晓帆也会在周末放假时和其他志愿者去参加当地基督教会的生日派对和狩猎活动,他们还特意去游览了影片《狮子王》里描述的马塞马拉大草原,亲身感受这片非洲大草原上的独特风情。
 
 
游览非洲大草原
 
克服困难,传承志愿精神
 
  由于不同的气候环境和文化差异,王晓帆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点不适应,除了食物短缺外,更稀缺的是内瓦沙的水资源,所以有时候他一天都喝不到1L水。除了这些客观条件带来的困难外,王晓帆还面临着来自家里人的压力,家人也曾劝过他中途放弃,希望他尽早回家。但王晓帆始终认为,这是一个既可以锻炼自己又可以帮助更多人的机会,这是很难能可贵的。所以尽管条件艰苦,王晓帆还是坚持了下来,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享受这种志愿者生活。
 
 
给小朋友看自己家乡的照片
 
  在内瓦沙支教时,王晓帆身兼多职。他除了用英语教当地的孩子学习数学、英语和中文外,还会在课堂学习中给他们普及科学、宗教等知识。由于没有特定的中文教材资料,所以教学的内容都是由王晓帆自己决定的,比如,他会用中文教他们读一些日常的水果和野生动物的名称。当发现王晓帆有不认识的当地的蔬果或动物时,孩子们也都会很乐意告诉他。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
 
  王晓帆说:“我曾去过土耳其的一个孤儿院,而那里是我的志愿者生活的启迪之旅。我一直相信Giving is the best communication(给予是最好的沟通),所以这次肯尼亚之行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锻炼自己,而是想帮助更多的人,尤其是儿童群体,我以后还会参加类似的志愿者活动。” (记者 严嘉瑶 通讯员 李依棉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时间:Sep 29, 2014 2:39: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