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来了!你的肾准备好了吗?一个够不够?要来两个吗?”近期,各大电子商城在“双十一”来临之际打出各种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手机上接二连三收到各种“双十一”的促销短信。商家摩拳擦掌,消费者欲欲跃试,空前高涨的热情,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曾经的“双十一”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罢了。
“剁手党”的狂欢盛宴
“双十一”催生了不少的“剁手党”(专指沉溺于网络购物的人群),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难逃“双十一”这一“节(劫)”。有些人早早写好“双十一”购物清单,也有人打算凌晨起床抢购。
2013级汉语言文学2班的夏焕怡,有过5年网购经验,她介绍说,为了能够享受到这一年一度的狂欢盛宴,她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如提前给支付宝进行了充值,将商品提前放进购物车。同时,她还参加了“双十一”先付定金后付余额的活动。

商家的促销充斥眼球 (网络图片)
来自2014级会计专业的苏王华说,最近宿舍里出现频率最多的话语就是“双十一”、“好便宜”、“买不买”……因为宿舍的同学都打算在那一天进行网购,所以苏王华也会开始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她表示,如果“双十一”的时候遇到喜欢的、价格合适的商品就会购买,也没有网购支出的预算。
“我很支持这种大型的购物优惠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确实可以让消费者买东西时更省钱了。”国际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李庚寅说道。他同时也提醒同学们,在参加“双十一”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理性地进行网购。
双十一陷阱,你知多少?
“双十一”购物节的到来,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存在不少消费陷阱。电子商城的卖家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拐弯抹角地“引诱”消费者购买。“假货”、“先提价后打折”、“无法比价的特供款”,“高昂的物流费和堪称‘龟速’的物流速度”、“爱理不理的售后服务”等问题相信广大的消费者也遇到过。
来自信科系的老师赖益强告诉记者,他曾经在“双十一”的时候买到过假冒伪劣的产品,像男士皮鞋等生活必需品。往年,他会在“双十一”来临之前进行囤货,但是也花了不少的冤枉钱;而现在他会理智地看待“双十一”带来的折扣,因为他知道有些商家会利用“免单不用钱”的诱惑去引诱消费者,消费者以为是天上掉下了馅饼,但是到了付款的时候才发现需要支付很高昂的运费。

学校北门快递员“摆地摊” (夏焕怡 摄)
“我平时都会有网购的习惯,但不会因为 ‘双十一’而特别多买一些。”在2012级中英文秘的黄同学看来,需要的时候才会进行网购,“双十一”对她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她并不认为“双十一”能够真的像宣传广告说得那么好,有那么多的优惠,相反,她发现,有很多商品都是先提价,然后在“双十一”那天折扣降价,这样消费者不一定受惠。
夏焕怡说:“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辨别哪些商品是真打折,哪些是先抬高了价格,之后再伪打折。更不要因为有折扣,就铺张浪费地购买很多自己不需要的商品。”更有些同学表示,上一年的“双十一”购买的商品,“双十二”才送过来。
理性消费,拒成“双十一”俘虏
“在‘双十一’这个购物狂欢节,为众多卖家提供了降价促销的机会,让更多的买家能够以实惠的价格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来自2014级金融专业的冯颖涛说。“双十一”正值秋冬换季的时候,所以他会适当地购买换季服装。他表示,“学生在购物的同时也要注意的是要购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不要乱买一通,有需求才购买。”对于节日的来临,金钱的支出必不可少,冯颖涛会在购物前列好一个购物清单,计算好支出,避免盲目消费,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赖益强认为,在进行网购的时候,要学会判断商品的好坏,尤其是一些太便宜的商品就要小心选购。同时,作为一名理智的消费者,自己要学会看商品的用户评价,也要看销量,不要被过分“美化”过的商品配图欺骗了。在购买到假冒伪劣、货不对版的商品后,要积极进行投诉索赔,维护自身利益。除了在“双十一”能够买到便宜货外,一些大型商场在换季的时候也会进行打折促销,自己能够亲眼鉴别商品的好坏,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老师王鸿建议网购上瘾的同学,“双十一”来临之际,商家会抓住消费者的从众心理、“登门槛效应”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在购物时要学会衡量该商品的对自身的价值,不要盲目跟从,也不要贪便宜而购买过多无用的商品,以免造成浪费。对于心瘾特别重的“剁手党”,王鸿建议,“剁手党”要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好自我管理,切忌冲动购物;同时,也要适当地发展自身的人际交际圈,培养兴趣爱好,不做“剁手党”。 (记者 江颖诗 严嘉瑶)
时间:Nov 11, 2014 4:49: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