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语学院举行“阿、日、韩”三语同声传译实践活动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2-16浏览次数:1322

  本网讯 近日,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阿、日、韩”三语同声传译实践活动在实验室501举行。与会老师围绕“关于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主题,分别用阿拉伯语、日语、朝鲜语进行讨论,学生进行同声传译。常务副校长袁长青,副校长赖志立应邀观摩活动。

 
教师激烈讨论 学生精彩同传
 
  在讨论交流环节,与会的阿拉伯语、日语、朝鲜语老师围绕“关于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日语系主任刘世琴提出学外语的学生要注意提高母语表达水平。日语系副主任许静华强调学生的行为应该得体,老师也要做好表率。姚慧敏老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电子软件、手机、网络等工具阅读课外书籍,丰富课外知识。日籍外教飞田像人认为学生应重视单词的背诵和辞典的使用。坂口贵洋认为学生要有感恩之心,也要礼貌待人。
 
 
研讨会现场 (陈锴进 摄)
 
  东语学院副院长池圣女认为,学生应关注阅读和实践的重要性,大学生一周应该读一本以上的书籍,而作为一名老师,应关心、照顾和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追求梦想。韩籍外教金先姬提出,学生应该扩大自己的视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阿语系主任杨建荣认为应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使学生日后能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老师应与时俱进,密切关注社会动态,课后多跟学生交流和讨论。党总支副书记赖敏提出应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知法懂法。
 
 
学生对会议进行同声传译
 
  现场担任同传的学生共8人。其中日语专业4人,朝鲜语专业2人,阿拉伯语专业2人。会议期间,他们充满自信,有效地传达了现场发言信息,精彩地完成了本次同声传译的任务。
 
同传学生对学习外语的建议
 
  东语学院创新教学实践同声传译小组成立以来,实训成果显著。小组成员都表示,同声传译过程中十分考验学生对专业术语的掌握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也是他们在同声传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同传译员风采 (陈锴进 摄)
 
  第一届广东省民办大学日语演讲比赛总领事奖获得者苏莹也是同传小组的译员,她说,在进行同传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超水平的特有名词,这是在所难免的。苏莹建议在学习外语时应勇于开口说,要多与外教交流,培养自己对其专业的兴趣。
 
活动顺利进行 实训效果显著
 
  东语学院在上学期举行的日语教学研讨会暨同声传译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本次同传的语言除了日语,还增加了韩国语和阿拉伯语。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东语学院自从启动同声传译以来,最大规模的实践演习。同传小组都能出色运用其所学专业语言,为此次活动进行传译。在教师教育研讨会上运用“阿、日、韩”三语同声传译,这是我校首创,在同类高校也比较少见。 (东语学院 张莉雯 王丽 陈宇康 刘晓威)
时间:Dec 16, 2014 4:44: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