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十年树木是为了百年树人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3-12浏览次数:2633

  阳春三月,尽管还有丝丝寒意,细心的你可曾发现校园里的花木已经开始吐露芬芳,木棉花盛开红艳似火地挂在枝头,杜鹃花娇艳欲滴地在细雨中绽放,树木开始吐出新芽,带来一片清新的绿色生机。在3月12日植树节这天,记者带你一起校园漫步,听一听那些绿色往事,感受一下校园浓厚的生态气息。

 

讲述一段绿色往事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2006年,邱礼生入学的时候,教学楼G座旁是一块空地。8年过去了,毕业后留校工作的邱礼生发现,空地上的树一年比一年多,现在已经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2007年的春天,学校组织我们集体植树。此后,每一年植树节,都有学生在校园里种树。不知不觉已经种了这么多!”据邱礼生回忆,当初植树的时候,由于坑挖得不深,树苗摇摇欲坠,好在树木生命力顽强,经历风雨的洗礼,存活了下来,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长成大树,邱礼生感到十分自豪。
 
  “那年,我在植树节的活动中收获了爱情。”回忆起当年的植树节活动,2006级校友王海权笑着说道。在王海权的记忆中,活动中,一个女生的身影吸引了他,女生扶着树苗,王海权铲土,2人合力将树苗种下。“虽然整个过程很累,但是看着自己与心仪的女生合力种好的小树苗屹立在土地上,那种感觉很美妙。”从那以后,王海权与女生相知相爱,如今2人一起组建了幸福的家庭。“感谢植树节,让我收获了一段美满的爱情。”王海权笑着说。
 
 
G座旁边的小树林 (上图拍摄于2007年 下图拍摄于2015年)
 
  前年11月份,菲律宾外教Faith从自己的家乡中带回了木菠萝、纳拉树、黄金雨3个品种共20余棵树的种子。谈到种树的初衷,Faith说:“我希望把菲律宾的植物带回中国,分享给南商的师生。”。遗憾的是,Faith当年种下的树木都没有熬过广州的寒冬,如今幸存下来的仅有一棵刚发芽的香蕉树。虽然十分遗憾,但是Faith打算将剩下的种子和尚未凋谢的植物进行改种和移植,“我和丈夫希望能培育出更顽强更可爱的小生命,让一棵棵树木环绕校园。”
 
来自各地的植物朋友
 
  植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南商,和师生一起生活的植物种类高达100多种。正是这些植物朋友,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校园环境。“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当春风吹绿杨柳,荷花在夏日盛放,你可曾想过它们从何而来?负责校园绿化的基建办梁亚丽老师介绍说,柳树和荷花都是来自湖南。“我们进行品种采购的时候,会参照学校的风格和色调,挑选最适合学校的植物。”为了让植物在广州存活下来,梁亚丽花了很多时间阅读资料,和同事们悉心栽培。“植物不仅能够美化我们的环境,还能为学校增添更多活力。” 
 
 
映日荷花别样红 (资料图片)
 
  “刚种下的时候它们还是小树,没想到才几年的光景,它们就已经枝繁叶茂了。”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蒲萍老师望着校道上的香樟树感慨万千。2012年,学校从湖南和广东英德引进了100多棵香樟树,在园丁的细心呵护下,香樟树在南商茁壮成长,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春天,翠绿色的新叶和墨绿色的老叶在风中摇曳,带来一阵阵沁人的芳香。夏天,香樟树无私地撑开树冠,为师生遮挡阳光,带来丝丝清凉。
 
 
香樟树已经枝繁叶茂
 
  “这是什么树?”“这棵树竟然从一楼穿孔而上伸到了二楼。”在教学楼F座2楼的休息区域,一棵比较特别的树木吸引了师生的眼球。“这棵树叫盆架子。”梁亚丽介绍说。盆架子学名糖胶树,汁液可提取口香糖原料,又因木材可制作成黑板,故又名黑板树。梁亚丽说,当初学校在建造教学楼之时,特别设计了这一环形的穿孔,为了使建筑更加美观,就种下了这棵盆架子。时光荏苒,盆架子渐渐长高,成为校园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
 
 
别具特色的盆架子
 
哪棵树你最钟情?
 
  “常青树呵,永不衰亡!尽管百草终会败落,常青树却永不枯黄。”被诗人盛赞的常青树是王心洁副校长的最爱。王心洁认为常青树是一种生命力特别顽强的植物,不畏严寒酷暑,四季常青,很有气节。
 
  老舍先生在《养花》中曾写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思政部高攀老师对学校印象最深的植物是木棉树。高攀告诉记者:“木棉花的花语是‘珍惜身边人’,所以我们也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红棉迎春 (资料图片)
 
  中文系的夏思华同学最喜欢是商业街附近的那棵三角梅。仔细观察,三角梅生长并不简单,它的藤蔓缠绕在一棵枯树上,枯树为三角梅向上生长提供了支撑,三角梅将枯树的生命得以延续,两种植物相互依存,象征着互帮互助,顽强奋进。
 
 
迎风怒放的三角梅
 
  从2011年起,党委书记黎冬每年都会在植树节这天和同学们一起种树。看着自己种下的小树苗在南商扎根、开枝散叶,黎冬表示很有成就感。“当年教学楼G栋旁还是一片杂草,现在已经成为一片小树林。这些树每多一圈年轮,意味着我们又送出一届学生。”
 
短评:
 
  “要了解一所大学,就要了解这所大学的树木。”一所学校,从它奠基到建成,再到广纳学子,再到发展壮大,一步一步走来,和她一起成长的就是在校园里默默无闻的的那些树木。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用在南国商学院,恐怕要改成“十年树木是为了百年树人”。南国商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但是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把绿化工作作为环境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一片原本荒凉的滩涂渐渐变成了一个四季常青、花木葱笼的园林式校园。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凝聚了多少人的辛勤汗水,记录了多少人的青春故事,更体现了南国商学院要成为“民办学校中的百年名校”的决心。
 
 
学生在树下晨读 (资料图片)
 
  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草,用它们的无怨与无悔,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用它们的沉默与坚守,见证南商的变迁与发展,用它们的无私与淡然,陪伴南商人成长。在这个属于树木的节日,让我们轻轻地跟校园里的绿色朋友道声“节日快乐”吧。 (记者 何应贤 纪乙欣 陈晓莹 黎颖诗 图/刘阳 陈锴进 黄沐瑶)
时间:Mar 12, 2015 3:25: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