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玲,一位普普通通的会计,在南国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了17年。杨建玲是目前南商工龄最长的教职工,也是首位从南国商学院退休的教职员工。她不仅是为南商添砖加瓦的建设者,更是南商发展壮大的见证者。
“我相信南商”
1998年,杨建玲在报纸上看见广州南国女子学校(南商的前身)的招聘信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去应聘。给她面试的正是南商的创建者丁小军。听了杨建玲自述的会计工作经历和体验后,丁小军点点头,同意留用。从此,杨建玲在南商开始了她的工作。

杨建玲在办公室 (资料图片)
杨建玲入职时正是学校初创,全校只有2位财务工作人员,工作量大,经常要加班加点。杨建玲对此从来不抱怨,并且只要工作需要,一定随叫随到。2000年暑假,杨建玲去粤东地区招生收费,半个多月在外出差。好不容易回到家,学校又打电话来叫她回去工作。那天,杨建玲回家只是洗了个澡,拿了几件换洗衣服,又回到学校继续工作。

杨建玲与同事丁红霞分别在2004年、2013年的合影 (资料图片)
在学校最艰难的时候,不少员工离开南商了。但杨建玲选择坚守岗位。她说:“我没有什么高尚的动机,我只是觉得对南商有感情,我相信南商会变得越来越好。”
工作“零出错”
会计的工作是一项与数字打交道的工作,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耐心。十多年来,杨建玲总是把往来账款核对得一清二楚,从来没有出过错误。在财务处,杨建玲管理的票据是最工整规范的,经常被拿出来当表率。老师们来报账,票据贴得不规范,杨建玲总是一遍遍地教老师们怎么贴。有时候,老师们认为这是“吹毛求疵”,觉得太麻烦。杨建玲说:“票据能证明经费的来龙去脉,事关学校利益和个人声誉,一定不能马虎。”财务处处长戴小涛说:“杨会计在工作中从不出错,是因为她能做到处处为学校利益着想,时时不忘为老师服务。”

丁小军董事长为杨建玲颁发“特别贡献奖”(资料图片)
财务部门是一个单位制度和规矩最多的地方,利益相关,难免会被人留下“有点凶”的刻板印象。杨建玲说:“其实这是一种原则性强的表现,并非是‘故意刁难’。”随着学校制度健全,老师们报账的流程和票据也越来越规范。杨建玲对这一变化感到非常欣慰。她经常说:“要站在对方角度,多为对方考虑。相信老师们会理解的。”
“老友”遍南商
其实在工作之外,杨建玲是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人。她是个运动健将,她曾经连续3年代表南国商学院参加广外大的教职工运动会,拿到不错的成绩。这几年因为脚伤,不能参加比赛,但她每年都参加学校的教职工运动会。她说:“做名啦啦队队员也不错嘛。”

杨建玲(第二排正中)参加校运会 (资料图片)
虽然年逾半百,杨建玲乐于尝试各种新事物,并且喜欢和人分享。因此,她在学校里人缘非常好。上至教授,下至刚入职的小姑娘,都有她的“老友记”。3月31日,是杨建玲光荣退休的日子。杨建玲没有声张,但不少老师悄悄地赠送纪念品给她。

财务处同事为杨建玲庆祝生日 (资料图片)
杨建玲非常珍视在南商的工作经历:“在南国,体会了酸甜苦辣,但是‘甜’占据了大部分。希望南商越办越好。”
杨姐看过来,他们对你说:
财务处张珊珊:杨姐要走真心舍不得。我一毕业就留校工作,很多事情都不懂。当我遇到问题向她请教时,她都会耐心细致地回答我。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杨姐教给了我很多东西。希望她天天开心,身体健康!
物资设备处丁红霞:我们认识17年,工作搭档8年,是多年的老朋友。杨会计工作认真负责、喜欢帮助别人、对同事有爱心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她退休后有更精彩的生活。
管理学院吴再芳老师:获悉杨会计即将荣休,我认为本人损失最大。一是以后享受不到她的微笑服务了;二是她长年的会计实践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能跟她面对面交流,实在是我教学中的一大遗憾;三是她非常热心为我们专业的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希望这个资源不会因她的退休而流失。
董事长丁小军:杨会计17年如一日辛勤地工作,感谢她为南商做出的贡献。希望杨会计退休后常回来看看。 (魏晖晖)
时间:Mar 30, 2015 10:58:00 A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