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23浏览次数:1214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资讯,但依旧有人钟情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捧着书本细细品味。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天你读书了吗?通过手机、电脑、书本或是其他工具?还记得读过的内容吗?

 

  屏幕和文字两者结合,的确为阅读带来许多便利,但也带来一些弊端。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样的感受?通过电子屏幕阅读,常常是读过就忘,转瞬即逝,不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浅阅读。当文字遇上屏幕,手指不受控制般快速滑动屏幕,这个习惯性的动作,却很有可能违背了读书的初衷。脑袋偷懒,遇到稍微难以理解的文字就自动跳过,无意去理解其中有深度的句子,所以记忆才会如此短暂。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时代,快餐式、碎片化、跳跃性阅读不知不觉已成为一种阅读时尚。浅阅读可以快速获得有用的信息且覆盖面广,紧跟时代的步伐,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笔者看来,浅阅读是一种功利性的阅读方式,是一种手段,过于功利地阅读会让人失去思考的主动自觉性,久而久之,思维渐渐变得懒惰,钝化。当人们的思维习惯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浅阅读状态,就纵容了思想层面的惰性。浅阅读的背后,传递出来的是社会大众视野越来越狭窄,心态越来越浮躁的危险信号。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强调传统式阅读:美国政府陆续提出了“美国阅读挑战”、“阅读优先”等计划;英国政府设定“阅读年”,要打造一个“读书人”的国度。在我国,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也把每年4月定为“全民读书月”,以此来唤醒沉醉于浅阅读的读者重新审视深阅读。世界很多国家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实施这些措施重新唤起深阅读,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为什么要读书?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读书让人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无限的拓宽自己。而深度阅读是思考的桥梁,深深地影响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它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并且有利于激发创造力、活跃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我们要读书,通过阅读了解各个时代的环境,通过阅读思考生命的意义,通过阅读去完善自己,通过阅读让自己得到真正的成长。 (记者 刘翠敏)
时间:Apr 23, 2015 5:05: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