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商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或响应号召,或自发组队,投入义教活动中,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在5月4日这个属于青年人的节日,记者带你一起去了解他们。
“手拉手”第二课堂:寓教于乐 遍布周边中小学
“手拉手”第二课堂义教队是由我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目前志愿者人数超过110人。志愿者每周将前往广州市一一六中学、良田一小、良田二小、良田三小和竹料一小开展义教活动。目前开设的课程有25门,主要分为艺术类和运动类,包括绘画、跆拳道、手工、书法、毽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国标、啦啦操等。

志愿者们在良田二小
“经过了去年暑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切感受到了奉献的魅力,帮助别人,也让自己得到成长。”正是凭着这一股热情,经济学院2013级的谢丽莎以义教的方式再次回到了曾经的支教点——良田二小。她告诉记者,自己所教的科目是羽毛球。一开始,班上某些调皮的男生会不时拿她开玩笑:“丽莎姐姐是个小胖妞”。这让初来乍到的她觉得尴尬,甚至有些不高兴。但在一段时间之后,她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相处得也越来越融洽。“在结束义教时,当时给我取外号的调皮孩子第一个上前问我要联系方式,直到后来还经常和我联系,时不时问我最近过得怎么样,让我觉得特别温暖。”回想起这段义教经历,谢丽莎觉得自己幸福而满足。

志愿者与孩子们在一起
管理学院2013级的卢广丰本学期以来第一次参与良田二小的义教活动,曾经在“三下乡”中担任摄影和助教工作的他并没有太多教学经验,但活泼外向的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群可爱的小朋友。“周四下午因为没有课,经常是浑浑噩噩就浪费掉了,自从参加了义教,生活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他告诉记者,“我一直对那些在祖国边远地区长期支教的志愿者们充满着崇高的敬意,而我作为大学生,定期参与这样的义教,也是提升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

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萤火虫”义教队:自发组织 帮助14岁脑瘫女孩
“萤火虫”义教队是目前第一支完全由我校学生自发组织的义教队伍,现有队员22人,主要任务是在周末前往白云区同德乡社区,为14岁脑瘫女孩小洁辅导学习。中文系2012级的李雅韵是该队伍最初的组织者之一。“我们最初的目的只是想要帮助残障孩子。”她告诉记者,去年7月,她独自一人在社区开始了义教工作。但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她发现自己的精力有限,于是就找了几个朋友一起参与义教,之后不少同学也开始加入,逐渐形成了一支队伍。

志愿者给小洁讲故事
从学校到义教点同德乡社区,大约需要1小时40分钟的车程,为了保证早上9时前能赶到小洁的家中,早上6时左右队员们就得起床,乘坐最早的那班公交车前往目的地,而早餐也只能在路上解决。周末正是慵懒的时候,因此在一开始,大家多少会有一些不适应。“当看到小洁的微笑时,内心觉得特别温暖和满足,所以不管起得多早,坐多久的车,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一名队员在义教手记中这样写道。

志愿者手把手教小洁写字
接受采访时,李雅韵刚结束了义教课程,喉咙还有些上火,但被问及小洁上课的情况时,她还是神采飞扬。“目前队员们的工作已经规范化,我们按照人数分组、分好不同课程进行授课。为了保证课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我们还制定了相关的课表,并要求队员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做好详细的课堂记录,以保障之后课程内容的衔接。”李雅韵向记者展示了当日已写得满满的课堂记录表,并介绍说:“我们队伍最近还将会参与同德乡社区公疗站的智障人士授课项目,主要是教智障人士简单的生活自理活动,如整理衣物、买菜算钱等。”
家长孩子眼中的“好老师”
自从“萤火虫”义教队开始对小洁的辅导学习之后,小洁妈妈也逐渐注意到女儿的变化。她表示,小洁现在明显变得体贴懂事,也更愿意与人交流沟通了。“她总是说要减肥,要吃少点,可我告诉她长身体的时候要吃多点,结果她说,吃得太胖了,怕我以后抱不起她……”言语之间,小洁妈妈也有些哽咽。
义教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那一份无私的关爱。正是这一份单纯而真诚的情感,也让孩子对“老师”们逐渐产生了深刻的依赖。如今,在周末等待“萤火虫”姐姐们的到来已成了小洁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当被问及“喜不喜欢姐姐们给你上课?”时,她慢慢地回答:“我喜欢姐姐们来上课,因为会很开心……最记得精精姐姐教我做手工,她还故意做得很丑呢。我还喜欢和姐姐们一起写字,现在我可以认得好多字了。”
义教活动获“点赞” 志愿精神值提倡
近年来,我校与周边中小学共建社会实践基地,范围基本覆盖了整个钟落潭镇,积极组织学生为周边的中小学带去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义教活动也深受好评。党委书记黎冬表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也是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义务之一。学校将大力支持学生参与义教工作。他还对参与义教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实事求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注意安全,保证义教过程中个人的安全问题;要有主业意识,平衡好学业和义教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校学生义教活动的发展方向,黎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以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对学校”的义教模式,而可以尝试拓宽渠道,如走向社区,关心“空巢”老人等等,以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记者 周悦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时间:May 4, 2015 5:06: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