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下旬,我校11支队伍分别赴清远、汕头、韶关、 惠州、湛江和梅州等地开展“三下乡”活动。期间,各队通过开展特色课程与活动,为当地学生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我校学生也从中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反法西斯教育进课堂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校“三下乡”队伍纷纷开展反法西斯教育。“韶年飞翔队”为学生们开展了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故事会,通过讲诉抗战时期的故事,引导学生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提升民族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反法西斯教育进课堂
“微·幸福队”也开展了反法西斯教育,队员陈迟通过角色扮演以情景剧的形式,让老师和学生一同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并珍惜当今的和平生活。
安全趣味教育增长知识
“三下乡”活动中,我校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语数英课程,还通过一些趣味活动,提高学生积极性,增长他们的知识。
其中,“牵手1+1队”给当地学生带去了生活安全常识课。课堂上,老师通过形象的人体模特,告诉同学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不能被他人触碰的,增强了学生们的自我防范意识。虽然学生刚开始比较害羞,但在老师的引导下,都慢慢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良好。

安全教育增长知识
“超能南国队”给当地学生带去了绘本教育课程。志愿者刘钰娴为户稠小学的学生们带去了绘本《大卫,不可以》,让孩子们认识了天真无邪又调皮捣蛋的大卫,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大卫与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
“微·幸福队”结合实际开展了安全教育课程。其中在自然灾害逃生演练课上,队员尤思琪教导学生如何在火灾、水灾中逃生,为孩子们传授了许多宝贵的逃生知识。队员苏浩然给孩子们讲授了一节食品安全教育课,告诉孩子们如何注意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和个人卫生,旨在提高孩子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孩子辨别食品安全的能力。同时,“微·幸福队”举办了第二届科技展,展示了学生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老师的教学成果。这些活动对于增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的动手动脑和思维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体育运动送健康
除了教学活动,体育运动也是每年“三下乡”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南饴队”和广东金融学院“十七米阳光队”共同开展了校园趣味运动会。“20米接力赛”、“击鼓传花”和“胯下传球”等10种游戏让学生们充分领悟“生命在于运动”的精神。“夏竹队”以“妙趣横生,运动快乐”为主题开展趣味运动会,主要项目有传递呼啦圈、跳大绳、背球接力赛和两人三足接力跑。此次运动会还增设了彩旗队和仪仗队,为运动会的场面增添了风采。

趣味运动会

跆拳道课
“超能南国队”志愿者冯佩雯利用体育课进行了跆拳道等韩国武术文化教学以及素质拓展活动。在教授跆拳道时,她身穿跆拳道服装,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动作相结合,让学生们在感受该项武术文化的魅力之余,也让他们提升了在遇险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能力。在素拓活动中,所有志愿者都参与到其中,与学生们一起奔跑一起玩耍,其乐融融。其中“桃花朵朵开”和“狼来了”等游戏都让同学们大呼过瘾。在此期间,同学们在操场上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和小学生积极向上的风采。授课志愿者冯佩雯认为,体育课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们走出室外,尽情感受大自然以及运动的魅力,体验运动带来的满足感。
传承中国文化 开启孩子的梦想
本次“三下乡”活动中,各队都给当地的学生带去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其中,“超能南国队”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述了姓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字辈的由来。志愿者姚维玮以他自己的名字举例,他说:“名字‘玮’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同时,他还为小朋友们讲述励志小故事,启发了孩子们用不同的心态和角度看待和思考事物。“韶年飞翔队”开展了《弟子规》朗诵比赛,旨在让孩子们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用圣贤的智慧,使孩子们明事理、讲道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从小就把握住人生的根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飞扬队”志愿者钟彩彤在脸谱绘画课上生动地介绍了中国的京剧脸谱文化。

《弟子规》朗诵比赛
除了介绍传统的中国文化,各队的队员们还鼓励当地的学生勇敢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其中,“南诒队”为当地学生开展了以“如何做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人”为主题的教育会,旨在让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并教育他们要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微·幸福队”举行了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朗诵课,老师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志愿者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虽然不能大程度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思想课程正确地引导孩子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关注弱势群体 各队齐献爱心
下乡期间,为了给当地村民带去关怀和温暖,“飞扬队”志愿者们带上风扇、电灯等家用电器前往敬老院慰问老人,并和他们聊天谈心。志愿者们表示尽管语言不通,但是能听出爷爷奶奶们十分渴望得到关心。“启梦队”也在邱礼生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村里探望孤寡老人和老党员,了解他们的家庭及当地村庄的情况。同时,“启梦队”的队员在下乡期间为我校患白血病学生伸出援手,积极筹款募捐。“超能南国队”也走进空巢老人家,帮他们做农活,体验农村劳动生活,得到了村民的肯定。

志愿者看望孤寡老人
“微·幸福队”的队员们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包饺子,给山里的孩子们送上了一顿爱心午餐。“微·幸福”队指导老师苏淑婷说:“孩子们上学都带着饭盒,中午的伙食不是麦羹就是白米饭加几条青菜,所以想给孩子做一顿有营养的又安全的午饭。”
外语课程受欢迎
不同的音乐会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感受。“韶年飞翔队”在音乐课上加上英语的元素,教授孩子们唱英文歌。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也学习了英语。“微·幸福”队结合我校“强外语”的办学特色,给当地的孩子带来了趣味英语、小语种、韩语歌曲学习等课程。其中,小语种课程是由来自4个不同专业的队员一同教授,包括法语、日语、韩语和阿拉伯语。队员们教孩子们分别用四种语言说“你好”、“谢谢”和“再见”,并且送上写有四国语言的明信片。而韩语歌曲学习课后,四年级的女生梁洁瑜表示,尽管韩语歌曲学习有些难度,但是自己对其很感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继续学习。

科技展
“韶年飞翔队”给当地学生带去了东方料理课程体验,让学生亲手制作日本寿司和韩国紫菜包饭,体验异国风情,拓宽视野。
多彩艺术课程展才艺
各队都给当地学生带去了音乐课和舞蹈课。其中“微·幸福队”将手语和歌曲结合起来,教授歌曲《让爱传出去》、《感恩的心》。“超能南国队”志愿者李清霞给小朋友们带去了富有异国情调的国标舞。课堂上小朋友们尽情挥洒汗水,努力学习模仿动作,就连小男孩也学得不亦乐乎。为了加强课堂记忆,期间还设置了游戏环节“红灯停,绿灯行”,在指挥员喊红灯停的时候,孩子们必须做出课上所学的舞蹈动作。

国标舞课堂
通过游戏,强化他们对国标舞动作的学习效果。绘画课上,志愿者朱小健带着学生一起认识一共27种不同的动物,接着学生们开始使用画笔绘制他们喜欢的动物,每位同学都富有想象力,充分体现童真和创造力。学生很乐意也很自豪分享画作和其中的含义。
文艺汇演 告别乡下
“三下乡”活动结束前一天,各队纷纷举行欢送会。在“微·幸福队”的文艺汇演上,歌曲表演,啦啦操、魔术表演、游戏环节等节目让课室充满了欢声笑语。在师生发表感想的环节中,队员石靖说:“人的视野是很狭窄的,正因为如此我来到这里体验生活。”她希望这里的孩子不要受环境的限制,不要抱怨师资力量薄弱,而是要用自己的双脚走出这片大山。

精彩的文艺汇演
“梦之队”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手语表演、民族健身操、歌舞表演、小品秀,还有别出心裁的T台秀赢得观众的掌声。在代表发言环节中,学生钟诗华说:“感谢哥哥姐姐这几天教给我们那么多有趣的知识,我们会记住你们说的话,好好学习。”

用才艺表演传递青春正能量
“彩虹队”也为当地村民送上了一台精彩纷呈的节目。其中有舞蹈“小苹果”、诗歌朗诵、口琴表演、英语歌曲串烧、T台走秀和手语表演等等。在为当地村民带去欢乐的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稿件和图片由各队提供 江萌萌统筹)
时间:Aug 6, 2015 3:20: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