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黎颖诗 实习记者 熊佳文 张慧明)10月8日下午,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表彰典礼在学术报告厅F101举行,党委书记黎冬出席典礼。
典礼现场 (实习记者 廖思洁 摄)
据统计,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有11支队伍共246名志愿者参加。表彰典礼共颁发了7大奖项,分别为“先进集体及个人”、“优秀团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粤港’三下乡嘉许状”、“优秀志愿者奖”、“优秀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奖”、“最佳视频奖”、“优秀心得体会奖”,黎冬为获得“先进集体及个人”和“优秀团队奖”代表颁奖。

黎冬书记为先进集体及个人颁奖 (方锦仪 摄)
优秀团队获奖代表肖嘉明分享了参加“三下乡”的感受。他认为参加“三下乡”活动,既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在支教活动中他深刻地体会到初为人师的喜悦,他希望把最好的东西带给孩子们,“‘三下乡’活动更像是一场爱的接力赛,通过每年的队伍接力,把爱播撒在更长久的未来”。优秀志愿者代表廖锦珠分享了自己当一年级代理班主任的经验,讲述了小朋友给她带来的烦恼和与其他志愿者协同解决问题的历程。她说,“三下乡”收获的不仅是爱也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获奖代表发言 (方锦仪、廖思洁 摄)
黎冬发表讲话。他说,在“三下乡”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了以下乡教学、探访党员、基层农村调研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他们用科学理论和文明宣讲传递着青春的正能量,用热情的参与和真诚的服务表现了当代青年的青春活力,用专业知识和自身特长展示了南商学子的风采。

黎冬书记讲话 (方锦仪 摄)
近几年来,学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紧跟社会主义新风尚,活动层次逐级深入、活动阵地逐渐基地化、活动水平也由普通型走向特色化。对此,黎冬提几点希望:一是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宽阔的平台,让大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让大学生充分认识新常态;二是丰富内容,拓展领域,让大学生较快适应新常态;第三,深入基层,扩大影响,提高大学生引领新常态的能力。最后,他希望广大师生能立足长远,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中实现价值,不断砥砺自我,全面成长。
时间:Oct 9, 2015 3:55: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