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买题?替考?可别再想这些旁门左道之术了!国家考试作弊入刑,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生效。其中一亮点是首次将与考试作弊相关内容,包括使用伪造、变造身份证、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非法出售提供考试试题、答案、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考试的行为均纳入到刑法中,这是中国考试史上一个重要举措,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强有力保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整治不正之风,净化考试环境。人这一生,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可以说,正气的考试氛围、文明的考试环境对于考生来说很是必要。近年考试“乱象丛生”,作弊、替考等问题屡禁不止,让考试失去了“本真”,蒙上了黑色面纱。这种社会风气甚至蔓延到高校。不少大学生为取得高分或避免“挂科”,铤而走险,借助各种手段作弊,还美其名曰“放手一搏”。
作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有病就得医,“作弊入刑”是一剂好方子,斩断利益之手,纠正不良风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确保考试公平,维护考试权威。只有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才能达到考试想要取得的效果;只有纪律严明、刚正不阿、绝对干净才能保障考试的权威。考试作弊,不仅仅是对考试的不尊重,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更是对考试权威的不服从,必须治、必须止,没得商量,没得妥协。作弊入刑无疑是“撒手锏”,为考试公平和权威保驾护航。
国家考试有作弊“警戒线”,那在普通考试中就能存在“侥幸”吗?答案是否定的。“国家考试作弊入刑”是社会要求考试公平公正的一个强烈信号。在这一大环境下,对各种考试的管理监督势必大幅度收紧,让作弊行为和手段没有存在的空间。因此,笔者在此提醒同学们:无论是不是国家考试,都应该遵守考试规则,公平竞争。
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国家考试。在参加国家考试时,切莫触法律红线,以身试法。别象歌词唱的那样“我拿青春赌明天”。这次国家和法律都“动真格”了,一旦触线,你将会没有明天。 (魏晖晖)
时间:Oct 16, 2015 4:27: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