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南商】我们身边的“90后”雷锋人物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09浏览次数:1080

 

        们是校园里洋溢着青春活力的“90后”,她们是热心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她们是在全校学生中遴选出的2015-2016年度“雷锋人物”。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雷锋精神”从未走远,而是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不断传承、发展。
 
吴泳君: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吴泳君既是一名预备党员,又是一名学生干部,她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吴泳君
 
 
    在校内志愿活动中,她曾担任“第一届广东省民办大学日语演讲比赛”会场内志愿者、“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日语教学研究联合会成立大会暨联合会第一次全体大会”志愿者负责人、东语学院第四届“心交流齐共进”考级咨询会中日语2级证书的志愿者等。
 
    校外的志愿服务活动则有:在2014年东语学院“三下乡”活动中担任调研组组长,这支队伍不仅获得了校内“三下乡优秀团队”称号,还荣获广东省的“三下乡优秀团队”称号;2015年作为队长再次参加“三下乡”活动,协助指导老师带领队员们前往韶关乐昌支教;此外,她还曾多次参与东语学院“志在康园”活动,带领队员前往白云区康复医疗站进行志愿活动等。
 
    进入大学以来,之所以热衷于参加各种志愿活动,是因为吴泳君深切地体会到,在各项志愿活动中,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亦能有所收获,而在这其中,她最大的感悟就是——知足常乐,感恩常在。不要过多地埋怨,要学会知足,才能常乐,也才能怀着感恩之心对待他人、对待事物。
 
 
钟彩彤:课余生活因志愿服务而精彩
 
     她是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3级注会4班的学生,在大学的这三年里,她说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不仅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而且从中获得了不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收获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开心。
 
 
钟彩彤
 
 
     大一时,她参加了管理学院广州市老人院活动、志愿在康园活动、校运会志愿者、2013-2014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管理学院飞扬队)等;大二时,她参加了管理学院义教活动、迎新志愿者、钟落潭敬老院活动、2014-2015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管理学院飞扬队)等;大三时,她参加了志愿在康园活动、广州市乐融微笑义工活动。让自己的课余生活,在志愿活动中变得丰富多彩。
 
    钟彩彤说,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而且,参加志愿活动,也为她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机会。钟彩彤衷心希望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钟雪莹:小事也能体现雷锋精神
 
    她是西语学院2014级法语1班的钟雪莹,现担任西语学院团总支社会实践部部长、西语学院志愿者队伍“初阳队”队长。
 
 
钟雪莹
 
 
    刚入学的时候,钟雪莹奔着志愿活动加入了西语学院社会实践部。大一时自愿成为初阳队负责人,并积极参与部门的各种志愿活动,在老人院探访、志愿在康园、雷锋月美化校道等活动中都能找到她的身影。到了大二,她留在了社会实践部,并成长为部长,不仅仅自己,而且带队一同去完成志愿服务活动。
 
    在钟雪莹看来,助人为乐不仅仅体现在大的环境下,小事也能体现出雷锋精神。她会在南国的春风里行走时,顺手捡起扔在路上的矿泉水瓶;经过门边时,为紧随其后的他们把住门;帮粗心忘带校园卡的朋友刷下校园卡;帮助班上的同学解决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情。
 
    生活中常如雷锋,在你需要的时候你便会遇到你的雷锋!她是钟雪莹,为雷锋代言!
  
 
冯华玲: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雷锋曾经说过:“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好。”而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冯华玲,一直坚持着助人为乐,相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冯华玲
 
 
    在初中三年级时,小小的冯华玲就开始了她的志愿服务之旅,曾两次参加由社会人士发起的关照社会困难人士志愿者活动,从讨论方案到购买物资再到亲身走近他们的身边,冯华玲深深感受到社会上需要关爱的人还有很多,有时候我们哪怕是一声轻轻的问候,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慰藉。在探访社会困难人士的过程中,冯华玲会竭尽全力给予他们关怀,与他们沟通,每次活动结束后,还会整理出走访心得并发到网上与他人分享。
 
    志愿服务,不需付出太多,就像生活中的很多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用心去做,你就能收获一份大大的满足。
 
 
廖新华:品学兼优,热衷公益
 
    廖新华,国际经济与金融学院2014商业银行2班学生,曾任学习委员,现任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秘书部副部长。
 
 
廖新华
 
 
    在学习上,她经过自身努力,通过了计算机一、二级,英语四级。大一整个学年平均绩点3.67,学业排名全专业第13,总评排名14,还荣获国家助学金3000元。大二时又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获得学业表现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进入大学校园以来,廖新华一直踊跃参加各类校内外志愿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南商,回报社会,传递正能量。在短短两年的大学生活中,她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有十六项。不论是到老人院探访,还是到基层小学义教,又或者是助残服务等等,每个活动中都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她的志愿服务及课余生活可谓丰富多彩!
 
 
陈婉娜:把雷锋精神时刻刻在心里
 
    陈婉娜来自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新闻采编班,现任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团总支副书记。自入学以来,她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社会实践工作,加入中文学院团总支及我校青年志愿者中心后,多次参与到探访、义教活动中,同时也在寒暑假积极参与大学生“三下乡”、教育机构实习等实践活动。曾获得2013-2014年度五四先进个人“优秀团员”称号,2014-2015年度五四先进个人“优秀团干”称号等十余项奖项。
 
 
陈婉娜
 
 
     陈婉娜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雷锋精神的内涵也不断得到发展,但总结为两个字就是“上”与“善”。 纵观雷锋短暂的一生,他始终具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对新社会、新生活充满无限热爱和美好向往,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她都会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激励自己,努力追求全面发展。
 
    雷锋精神,会时刻刻在我们的心里,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行。陈婉娜,愿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为雷锋精神代言。
 
 
徐傲婕:走出国门,奉献爱心
 
    来自2013级国际贸易全英1班的徐傲婕,第一次接触到志愿服务是在2014年7月,她随校内志愿者队伍到湛江遂溪,进行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作为一名志愿者、小老师,她负责英语口语和地理授课,并跟队拍摄学生和老师的日常生活。那10天里,她始终被感动着,并促使她坚定地走向志愿服务的道路。
 
 
徐傲婕
 
 
    2015年暑假,随着灿烂夏日的来临,徐傲婕开始了一段新的志愿服务之旅。当年7月,她参加了由Gapper组织的为期20天的印度尼西亚当地小学中文教学项目,踏出国门,代表中国、代表学校到国外参加志愿服务。8月回国后,她又前往四川省开展公益调研项目,了解当地民生,传播公益理念。寒假期间,对志愿服务越发感兴趣的她,参加了由Easin主办的阳朔桂林线路开发项目,随队深入探访当地家庭,传播人文关怀。
 
    徐傲婕始终在国内外志愿服务活动中奔波,一路上会有不适应、会有劳累、会有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但她说,这些就是她不断出发的动力。目前她正为更多想参加志愿服务的人们提供渠道。从志愿服务亲历者向志愿服务引导者的转变,并没有改变她的初衷,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她将继续前行。  (图文均由校团委冯钿提供)
 
 
时间:May 9, 2016 3:52:00 PM   

录入者:刘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