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前沿】大学聚餐社交折射“圈子文化”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17浏览次数:1029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460位大学生调查,29.31%的受访者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所有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

 

  大学聚餐早已成为一种现实常态,同学之间正常的聚会、交流有利于拉近感情,本身并无不妥。然而,聚餐社交过多,不仅让大学生们养成了不健康的消费习惯,而且影响了学习精力。更为严重的是,聚餐社交过于频繁的背后,折射出了畸形的价值观念,值得反思和警醒。

 

  一些大学内的聚餐社交往往具有目的性。其中,很多大学生将聚餐当成了培养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通过聚餐来强化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便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于是,打着老乡会”社团等幌子,各种聚餐应运而生。社会外界所具有的圈子文化,如今也被某些大学生耳濡目染,套近乎、拉关系逐渐成为一些大学生所信奉的人生哲学。

 

  对于大学生来说,以聚餐社交来培植圈子文化,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圈子文化具有封闭性、排他性的特征,容易产生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作为大学生,其在读书阶段的最重要任务和责任,就是汲取知识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果将心思用于圈子文化中,必然会让他们的思想陷入歧途。如此之下,大学学风就会受到影响,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只会变得更加市侩。

 

  大学生之间应该开展人际交往,但应该秉持理性和客观,不要被某些不正确的认知所误导。青涩和美好才是真正属于大学校园的元素,拼酒等行为会给原本纯粹、学院化的校园生活增添不少的世俗气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畸形化,过于依赖圈子里的不正确交往方式,凸显了当今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缺失。从这个方面而言,大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强化学校、家庭的引导责任,重视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由此,摒弃校园内的聚餐社交,让圈子文化淡出大学生们的视野,显得尤为重要和必须。(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刘建国  日期:2016510日)

时间:May 17, 2016 4:04:00 PM   

录入者:黄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