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军训,便是晴天”,开学季各大高校陆续拉开了军训的大幕。而“你若军训,便是冬天”是我校最真实的写照。据了解,我校从2016级新生入学开始,将每年安排在9月的军训改为冬天举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论。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军训作为大学新生的第一课,不能放低要求,应该使其在艰苦的环境下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广州的冬季气温较为舒适,冬训可能会降低军训的效果。是夏训好还是冬训好,笔者认为,冬天军训体现的是校方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与人文关怀。
军训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目的在于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尽管如此,军训并不意味着在炎炎夏日下开展才有效果。军训应注重的是训练的内容和最终的效果,而不是纠结于什么时间开展。酷暑难耐,不少高校每年都有学生因为抵挡不住军训的强度而受伤,更甚者丧失生命。近日,就有同济大学一名大二男生在军训期间猝死,一条年轻的生命不幸陨落,让人痛惜万分。
近年来,由于持续高温,户外劳动者备受关注。为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2016年新劳动法对高温补贴出台了规定,轮休和休假等制度也被提上了议程,这不仅是对劳动者的尊重,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高温下,劳动者需要得到尊重,初入大学的学生也应该得到尊重。去年9月,因为某些原因,我校2015级新生军训改在冬天举行。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的陈同学告诉笔者,大多数同学都是喜欢冬训的,因为气候比较舒适,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承受训练的强度,而不会因为高温而中暑晕倒。再者,经过的几个月的大学生活,对学校、班级、同学等较为适应和熟悉了,这时候再参加训练,更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培养集体荣誉感。当然了,冬训并不意味着劳动强度的降低,同学们要想达到军训最佳的训练效果,顺利通过考核,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多锻炼身体。
夏训改为冬训,不仅是校方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与人文关怀,更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与进步,值得肯定和推广。(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