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叶善恩 叶斓 麦芷均)9月11日晚,2016级新生入学教育在文化广场举行,副校长熊匡汉担任主讲人,与新生畅谈“大学”的内涵以及大学生活的意义。
“大学是一个塑造灵魂,培养具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摇篮。”在开场白中,熊匡汉提到,大学是创造和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用来追求高深学问的所在;除此之外,大学还是人类精神资源的传递和创造的最佳学堂,是一个聚集智慧的学者对世界进行不断的研究、解剖的理想场所。熊匡汉认为,大学是一个高扬理想主义的伊甸园,它继承传统而又超越传统,它探索现实而又研究未来,它循规蹈矩而又离经叛道。他建议大学生要对自身价值有明确的认识,要有长远的目光,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探索未来,“要充满理想”。
熊匡汉:大学是一个高扬理想主义的伊甸园(唐秀萍 摄)
“大学是个塑造灵魂,培养独立人格的地方”,熊匡汉首先从“大学”二字的含义切入,从深度、高度、内涵三大角度阐释了“大学”的深层意义。他认为《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随后,他引用《大学品牌》中提到的“大学,是人类文化的高地,城市智慧的心脏”,“对于一个优秀民族来讲,值得顶礼的不是帝王的皇冠、将相的门第、富豪的财宝,而是千秋盛业的民族文化和光照百代的科学星斗,是培养造就这些星斗的大学”,进一步表明大学的深层内涵。并以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 指出大学的地位之高。
在讲座中,熊匡汉指出大学的四大功能分别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他认为,大学的教学功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而大学的重要使命,是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把普通人培养成专业人员。因此,教学的根本是以学生为基础。在谈到大学的文化功能时,熊匡汉表示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他认为,校训(如我校沿用的广外的“明德尚行、学贯中西”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学校办学理念集中的体现,也是对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为了进一步阐释这个观点,他以哈佛大学的校训“truth”(真理)为例,解释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文化。
如何探究、领悟大学生活的意义?熊匡汉认为大学生上大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为了读书、为了学习,意义不会从天而降。“所以,要让大学生活变得有意义,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应该读几本好书(中外经典),交几个好友,做几件好事,游几处好地(旅游胜地),增强自理自律能力,学会思考问题,注意平安健康(生理、心理健康),顺利修读课程学分。”熊匡汉表示,只有这样,大学四年才会无怨、无悔、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