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人们也常喜欢用气质如兰来形容女性像兰花一样清幽淡雅、脱俗超群、气质高贵,用“气质如兰”来形容章恒珍教授也最恰当不过了。2009年,章恒珍从暨南大学退休,原本准备接受暨大的返聘,却因为一个约定,舍近求远,来到南国工作,这一做就是7年。
章恒珍教授
在岁月的长河中,7年的时光微不足道,但是对章恒珍而言,在南国工作的7年,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章恒珍过得很充实,不仅在教学和管理岗位上发挥了余热,还收获了同事之间珍贵的情谊。
章恒珍,曾先后担任暨大外语中心主任,外语学院副院长兼大学英语部主任,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9年来南国工作,2010年9月—2016年7月担任我校大学英语系(教学部)主任。2016年,被评为第二届“感动南国人物”。
“既然做了,就做好它”
2009年,章恒珍从暨南大学退休,原本打算接受暨大的返聘,却因为熊匡汉副校长的邀请,加上之前的约定,毅然放弃了离家方便的暨大,舍近求远投身民办教育事业,与南国结缘,发挥余热。
在毕业典礼上(刘阳 摄)
2010年,章恒珍担任我校大学英语系(后更名为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行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提炼出不同的话题,教师按照话题教学和布置任务,学生分成小组,主动查找资料,相互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最后用英语展示出来。学生将所学习到的单词、语法等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这种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更全面的备课,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此时老师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车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章恒珍告诉记者,任务型教学法旨在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做了那么多年老师,我清楚地知道,上课只给学生讲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最缺的就是对语言的应用能力。”经过学校领导同意后,章恒珍开始着手申报项目,带领老师们一起学习任务型教学的相关理论、设计任务、做课件,并逐渐在教学中实验和推广这种方法。为此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欣慰的是,老师们都十分认可章恒珍的改革,愿意去尝试,愿意去改变,愿意积极配合系里的工作。
有些人退休返聘后,会抱着“养老”的心态去工作,过一天是一天。但是章恒珍却并不认同这种做法,在她看来,既然做了,就做好它,因为这才是对教育事业真正的热爱。谈到往事,章恒珍信心满满地说:“凡事都有两面性,就像一个硬币一样,但是失败了也并不可怕。并且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任务型教学法不会失败。” 章恒珍认为,人的脑子和电脑一样有输入也有输出,不同的是,电脑是输入多少就能输出多少,但人脑会遗忘,因此人脑必须要有大量的输入才能有所输出,所以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必须大量地输入(听和读)才能有所输出(说和写)。
为教师开展暑假培训
除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外,章恒珍还带领大学英语教学部进行了其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学生成绩评估,从原来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70%,改变成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并制定了各种措施和评估表格以保证平时成绩的效度和信度;成立“英语语音诊断室”,无偿帮助学生纠正语音问题;每学年开展数十项英语竞赛活动和非竞赛活动。
一系列改革带来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要属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斐然。我校学生的四六级统考通过率和成绩不断升高,在全国独立院校中名列前茅。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我校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在全国综合排名129位。对此章恒珍谦虚地说:“这是领导的重视和老师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南国的七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七年”
作为系领导,章恒珍把部门当成家,为办公室购置了海绵坐垫,让老师们下课以后回到办公室休息更舒适。为方便清洗,章恒珍用自己家的旧窗帘亲手缝制了海绵套。她注重办公室的清洁卫生,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每当系里有老师生孩子,章恒珍都会亲自去老师家中慰问,还会传授一些育儿之道,这种像妈妈一样的温情让老师们十分感动。
章恒珍(第一排右二)在运动会上与老师们合影
从教50余年,章恒珍深深地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对此,章恒珍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培训,还成立了科研小组,鼓励老师们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在科研方面,章恒珍也是不吝指教,老师们无论是申报项目征求她的意见,还是请她审阅项目申报书,她都会耐心地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也会鼓励他们积极申报项目,不要害怕失败。
“我们的老师很团结,在关键时刻能够齐心协力,这是让我最感动的!” 章恒珍说,在年终排节目的时候,全系的老师都会参加,每次的运动会的开幕式也是闪亮登场,这些都需要老师们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挤出很多的时间来排练。在同事们的眼中,集体的团结和领导是密不可分的。章恒珍在领导方面恪守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在评估业绩等方面做到实事求是,从不会为了金钱利益与下属发生矛盾。“钱聚人散是最没有意思的。”在章恒珍看来,管理者如果私心太重,计较太多个人的利益,就无法服众。她认为,好的管理者不仅要公平公正,还要学会把握住大的方向,信任自己的下属,放手让他们去做。“做好了,大家的功劳;做不好,我在后面来为大家承担后果,这样大家就敢放手去做事情。”章恒珍笑着说。
章恒珍开设服装设计培训班受到媒体关注
除了管理和教学工作,章恒珍还做了许多“不务正业”的事情。今年4月,章恒珍自告奋勇地向学校提出开设服装设计培训班的设想,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开班前,章恒珍把家里的缝纫机搬到了学校,免费教学生量体裁衣、制作纸样、裁剪布料的方法以及基本的缝纫技法。有国外的师生来访,章恒珍也乐于做中外交流的使者。今年5月,美国杰克逊维尔大学师生来访,章恒珍应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邀请为他们讲授“中国传统乐器与中国民歌”,为他们介绍中国传统乐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和歌唱家、并为他们演奏二胡,教他们唱中文歌曲。“这些都是无偿劳动,如果做什么事都要谈钱,那就没有意思了。”在章恒珍看来,做衣服、唱歌都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人,宣传中国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南国的学生让我很感动,我刚来南国工作时,他们很有礼貌,而且学习氛围很好,还会晨读。”章恒珍认为最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朋友关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老师在某些方面不一定比学生懂得多。有许多方面老师还需要向学生学习,这样一种“反哺”现象在当代的大学是常见的。作为老师,也要虚心地向学生学习。
为美国杰克逊维尔大学师生二胡伴奏《我和你》(刘阳 摄)
“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真的很不一样了,你讲课不生动,不有趣,他就在做自己的事情,所以现在当一位老师,特别是大学老师,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章恒珍举了个例子,她在教授《经典英语歌曲欣赏》时,发现学生们喜欢更迈克尔·杰克逊、Lady Gaga等流行歌手的歌曲,而她选择的一些年代久远的经典歌曲不足以吸引学生。因此她及时修改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加进了一些受学生们欢迎的流行音乐。她说:“老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老师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去适应现代大学生的需求。”
从教50年,现在依然有很多的学生和章恒珍保持着联系,每次聚会都会邀请她参加,“人活到这把年纪,还有人记着你,的确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章恒珍幸福地说,无论哪个国家和社会,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只有接受教育,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样才对社会有所贡献。“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 ,我感到很光荣。”
“在南国的七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七年,在南国我确实感觉到自己被尊重,感受到同事之间的真情。”
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知足而常乐
2012年,章恒珍的先生体检后得知患上了肺腺癌。突如其来的变故并没有让她怨天尤人,章恒珍积极地找专家会诊,为丈夫治疗。丈夫生病期间,她十分牵挂他,却又放不下工作。在先生手术时,她仅请假一个星期在医院照顾他,并没有因此而耽误许多工作。所幸章恒珍先生手术非常成功。“我们都是非常乐观的人,家庭和工作,我会尽全力的去兼顾。”
“我这个人比较想得通,现在回首人生,感觉人生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挫折。”章恒珍表示,人生大的挫折没有,但小的挫折谁都会遇到,做人要认清一个道理——平平淡淡才是真。“有一份工作与事业,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就够了。钱再多也带不走,房子再大也就一张床,知足常乐。”
章恒珍大学毕业之后本有机会留校任教,却因为母亲的坚持,回到了家乡的医学院工作;成立自己的家庭之后,却因为照顾老人和孩子的缘故,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对此我并不感到遗憾,家庭在我心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高知女性,章恒珍认为事业和家庭是可以平衡的。“首先,女性一定要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女性没有工作就会与社会脱节;第二,要重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要求太高,要根据孩子的天性发展。”
在晚会上演唱《南商情,中华情》(高伟 摄)
现在章恒珍已经正式退休了,在家含饴弄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今章恒珍依然继续着年轻时候的梦想,闲时给自己、家人、朋友做做衣服,其乐无穷,辛福满满。
在校庆来临之际,章恒珍献上了自己的祝福:“祝愿我们南国商学院越办越好,前途无量,办成我们国内知名的民办大学,打造成为东方的‘斯坦福'。”(记者 张慧明 刘阳 文中部分图片由大学英语教学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