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里,你或许会看到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操着一口流利或蹩脚的外语,与同学或老师在交流,有时候听到他们说“そうそう”(对对),有时又听到他们说“감사합니다.”(谢谢),或者是“صباح الخير”(早上好),我们称他们为“行走的语言”。
众所周知,学习外语是为了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如何学习外语,如何与“哑巴外语”说“再见”,如何将外语灵活运用于交际中,是所有外语学习者必须思考的课题。“随时随地讲外语”这一理念由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秦明吾倡导,并在东语学院推广实施。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推广实施的,请跟随记者的笔触一起来了解吧。
随时随地讲外语,营造外语学习氛围
早在2013年,东语学院便开始提出“随时随地讲外语”这一理念。当记者问及当初提出口号的缘由,秦明吾以自己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的经历为例告诉记者:1965年全国有日语专业的高校很少,教材也不齐全,当时他的老师大部分是在日本生活过的华侨,年纪与他相仿,平时整天跟学生相处,一起讲日语。因此,秦明吾和他的同学深刻认识到说外语对于学习外语的重要性。来到南国任教后,他观察到,学校除了课堂上师生说外语之外,其他时候都很少讲外语。另外,召开教师工作会议以中文为主,外教无法听懂会议内容。受此启发,“随时随地讲外语”这一理念应运而生。

东语学院学生在大学开放日上展示日本、韩国、阿拉伯国家文化(资料图片)
秦明吾告诉记者,东语学院“随时随地讲外语”的措施首先从老师入手贯彻执行,要求老师无论何时何地,特别是在教师每两周的例会上,交流发言全部都要使用外语,养成一开口便自动切换外语模式的工作习惯,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另外,他要求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见面时,无论是在办公室、教室还是其他场合,交流都要使用所学语言,以此强化师生用外语进行思考与交流的能力。除了见面交流使用外语,东语学院的老师在学院教工QQ群、微信群也会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秦明吾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强化老师们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外语写作的能力。“我每年都会给自己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布置一道寒假作业:要求他们用日语和我在微信上至少交流两次。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在假期学习日语,也能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秦明吾说道,“如果学生表达有错误的地方,我也会委婉地向他指出来,学生写得好的句子我也会留下来等开学用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学生做日语广播现场直播 (资料图片)
“我们还倡导学生结交‘语伴’(共同学习语言的伙伴),最起码每个人有一个语伴,每天彼此用外语交流至少15分钟左右。”秦明吾说道。据了解,东语学院为了给学生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同时培养优秀的外语人才,开设了“口译技巧培训基地”“演讲培训基地”“自我推介实训基地”“电台播音实训基地” 和“主持艺术培训基地”五大基地,每个基地都有两名指导老师负责。其中电台播音实训基地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稿,内容包括日本的“新鲜事”介绍,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播音。另外,东语学院还定期举办演讲、配音、朗诵等专业比赛,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做到“听得懂,说得出,译得好,写得清楚,读得明白。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日语专业教师刘世琴正在和学生全程使用日语交流,尽管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办公室里萦绕着浓厚的外语氛围。

日语、韩语、阿拉伯语三语种同传活动已成为东语学院的定期活动 (资料图片)
东语学院为了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在全程用外语交流的教师例会上,都会找口译技巧培训基地的学生来担任翻译。“为了避免低年级的学生翻译不好,我们会提前把会议的主题告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可以提前对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学生翻译的内容每次都会拿给指导老师进行修改、点评。老师也很尽职,每次活动结束之后都会进行总结。”除此之外,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专业还会不定期开展开展同声传译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日语、韩语、阿拉伯语三语种同声传译活动已成为东语学院的定期活动。秦明吾告诉记者,因为在外事部门做翻译是有工作纪律的,所以东语学院也会向学生强调遵守工作纪律,让学生对会议内容进行严格保密,“除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方面也是对学生工作纪律意识的一种加强和提高。”
外语实践出成果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训练和实践,我们学生在外语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秦明吾笑着说道。现阶段,我校日语一级(N1,日本语能力测试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级)通过率为50%,日语二级(N2)已达到8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连续三年,东语学院日语N2考试都有学生满分通过,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除此之外,韩国语能力考试五级、六级和阿拉伯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良好。在2014年第一届广东省民办大学日语演讲比赛中,我校学生包揽高低年级组冠军和总领事奖。2015年3月,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日语教学研究联合会在南商成立,秦明吾当选为会长,吴丽为秘书长,秘书处设在我校东语学院,为促进兄弟院校教师间、学生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2016年3月,学校承办了广东民办本科高校日语专业骨干教师研修会,提升了全省民办高校日语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2016年11月,“21世纪新视野下的日语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活动的举办,大大提高了南国商学院在社会上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日语专业学生获首届广东省民办大学日语演讲比赛低年级组冠军及总领事奖 (资料图片)
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上,东语学院目前已经和日本、韩国、埃及等国的20多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现在,朝鲜语专业实现了100%的学生留学韩国;日语专业实现了40%的学生留学日本;阿拉伯语专业实现了40%的学生留学埃及。秦明吾表示:“我个人是很赞成学生出国的,这样可以亲身体验到课堂上学不到的语言知识和对象国的文化,更加有利于语言的学习。”

朝鲜语专业学生获得韩国祥明大学学历、学位(资料图片)

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在埃及留学期间与埃及学生表演话剧 (资料图片)
2012级朝鲜语专业校友陈如诗曾经于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赴韩国留学,她告诉记者,因为在南国读书的时候,老师几乎都是用韩语来教学和交流,所以她在韩国学习期间很快就适应了。从韩国学习回来之后,大四都是由外籍教师进行全韩语教学,“因为一直在使用韩语,我在大脑里已经形成了一种用韩语思考的思维模式,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陈如诗建议,学习韩语平常要多注意韩国朋友或者老师的语言句式表达,同时要多参加社团活动,多接触韩国朋友,慢慢地去学会韩语正宗的表达方式。

日语专业陈逸琦同学满分通过日语N2考试 (资料图片)
“我觉得‘随时随地讲外语’这一理念对我来日本留学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外语单靠背书读书是不够的,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算真正的掌握。”2012级日语专业校友陈逸琦回忆起自己大二的时候,无论是上课,还是去办公室找老师请教问题,都必须使用日语,这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她的会话能力,让她去日本之后在沟通交流方面顺畅了许多,而且还顺利地找到了一份兼职的工作。作为2014年日语N2考试的满分获得者,陈逸琦更懂得口语对于一个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性。
新目标:随时随地讲外语、用外语、学外语
“随时随地讲外语、用外语、学外语三者是辩证统一的。”秦明吾认为,语言是一种艺术,讲外语是对理论的实践,讲的过程需要使用外语,通过使用促进外语的学习,使水平得到提高。具体而言,就是提升外语语言的表达能力,用外语展现说话的艺术和语言的魅力。

日语专业青年教师参加学院组织的进修 (魏佳 供图)
东语学院将“随时随地讲外语、用外语、学外语”作为下一阶段的目标,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培养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秦明吾说:“其实,我从来不认为民办大学就比公立大学差,考试都是有一定偶然性的,高考的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而且对于我们小语种来说,大家都是从零开始学习,只要教师的水平高、教得好,学生善于思考和学习,懂得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我们就不会比别人差。” (记者 程夏子 叶斓)
时间:May 2, 2017 4:57: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