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碎片化阅读时代 我们离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多远?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5-05浏览次数:1176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抵是说一个人读过的书会诚实地展现他的气质。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离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多远?想了解南国师生们拥有怎样的读书观,想了解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读书,那么请跟随记者的笔触一起来了解吧。

 
谁是图书馆的“借阅之王”?
 
  根据图书馆的数据显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梅雪老师和2015级翻译专业的邓婉仪同学荣登2016年教师读者借阅量和学生读者借阅量的榜首。梅雪告诉记者,她去图书馆主要是借阅与专业相关的书籍,能排在教师借阅榜首纯属意外。“我知道很多老师都喜欢看书,他们通常一本书要钻研很长时间,而我所任教的专业信息更新速度很快,所以借阅量相对就大一些。”梅雪笑着说道。谈及读书,梅雪希望同学们与其把时间花在“煲”连续剧、玩游戏上,不如读一本好书,从书中领略作者的智慧和思想,用知识充实大学生活。
 
 
读一本好书,用知识充实大学生活 (资料图片 陈锴进 摄)
 
  邓婉仪曾在高中时期凭借优秀的表现作为学生领袖赴香港交流,她告诉记者,家庭的读书氛围比较浓厚,所以读书是她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高一的时候,父母为了方便她查阅资料才安装了电脑,在此之前,她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阅读上。“书籍给了我无穷的勇气,告诉我世界很大,有美好也有悲伤。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对,就能克服。”邓婉仪说道。
 
网络小说最受大学生欢迎
 
  2016年度,哪些书最受读者青睐呢?据学校图书馆数据显示,《盗墓笔记》《他来了,请闭眼》《最好的我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嫌疑人X的现身》 《京华烟云》《窃听风云》 《百年孤独》《谁的青春不迷茫》《1Q84·BOOK2·7月~9月》跻身图书馆借阅量前十名。由数据可以看出,排名前三的都是网络小说。热爱网络小说的2016级会计学专业的吴同学对记者说:“人都是有猎奇心理的,所以网络小说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对我的吸引力尤为大,还有另一重要的原因是网络小说的语言通俗易懂,阅读毫不费力。”
 
 
捧一本书细细品味 (资料图片 刘阳 摄)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唐晓敏教授对于同学们们热衷于网络小说也有一番看法。“同学们平时学习压力比较重,看网络小说身心可以得到放松,作为老师,也能够理解他们。”唐晓敏表示,尽管看网络小说可以消遣时间,但他并不建议同学们只选择这类小说去阅读,建议多读经典文学作品,“或许很多同学在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生涩难懂,但只要用心投入去看便会发现经典文学作品也是生动有趣的,在打发空余时间的同时又能学到东西,一举两得。”
 
碎片化阅读时代应该如何读书?
 
  在地铁和公交车上,我们总能看到许多人低着头看手机,人们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便进入了“刷刷刷”的碎片化阅读时代,林林总总的文章每天都等待着“手机党”上下滑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文章,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很受益,可是时间长了就渐渐失去了兴趣。”2014级翻译专业的詹嘉惠对此有感而发,“尽管如此,我还是偶尔会看,因为现在很多公众号都会加入一些营销手段,我会从中学习写文案,学习他们的营销手段。”
 
 
看书学习的身影是校园最美的风景 (刘阳 摄)
 
  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读书?唐晓敏认为,相比纸质书,网络上的文章在快捷性上更胜一筹,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些文章快速地获得信息和知识。“不过网络信息也有它的局限性,在整个网络言论较为宽松的大环境下,良莠不齐的文章、假信息都会给人们甚至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人们在阅读网络信息时要学会分辨好坏、真伪。”唐晓敏表示,网络信息另外一个缺点让他深有体会,那就是“标题党”泛滥。“在微信上看到标题很吸引人,但是点进去却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难免会很失望,归根结底也是这个社会太浮躁造成的。”
 
  唐晓敏很认同有人提出的一种说法:鱼是看不见水的,正如人看不见空气。想要看见水或者空气都要先离开自己生存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模样。读书也一样,把自己融入到书中的另一世界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现实。“读书对于每一个大学生都是必要的,尽管同学们会觉得读书很枯燥,但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读书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用书中的知识去应对生活中的挫折,用书中的智慧去经营未来的人生。” (记者 陈敏仪)

 

时间:May 5, 2017 2:39: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