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应邀做客广州大剧院与立陶宛OKT剧团导演一起解读戏剧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4-04浏览次数:1311

    本网讯 近日,第二届“女性艺术节”在广州大剧院举办,我校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教师于凤颖受广州大剧院艺教中心邀请,担任广州大剧院“交一天时光给艺术”公益活动的对谈嘉宾,与立陶宛OKT剧团《海鸥》的导演奥斯卡拉斯•科尔苏诺夫共同解读《海鸥》。 

 

    作为对谈嘉宾,于凤颖与Mega戏剧工作室、游乐园剧团代表以及导演一同围绕俄国文学与戏剧,以及契诃夫《海鸥》的时代精神等展开热烈的讨论。期间于凤颖老师还同时担任了翻译工作,为本次谈话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于凤颖(左一)与科尔苏诺夫、主持人王洋在暖场访谈中
 
    交流的内容从戏剧的实验与传统,从悲剧到喜剧,从《哈姆雷特》、《在底层》到《海鸥》。嘉宾分享了各自对戏剧的认知与定义,青年剧团代表指出对实验与传统的困惑。科尔苏诺夫强调,戏剧是一种集体艺术,忠告互换视角的重要性,并应保持开放,勇于接受改变与意见。他指出,导演不仅是团队的带领者,也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感,更应与演员保持“镜面式互动”,从演员的角度思考角色,而演员则要模拟导演的思维。于凤颖在翻译中运用多种翻译手法,把导演的心声向观众娓娓道来,赢得了在场观众的赞许和掌声。
 
 
活动现场
 
    在此次活动中,我校2016级的俄语专业的学生也作为观众亲身感受了一次口译交传的紧张气氛。近距离接触被采访人员,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与老师一同经历一次翻译对比学习,真真正正体验到口译笔记法、瞬时记忆的重要性。
 
 
我校师生与科尔苏诺夫合影
 
    通过现场教学,同学们了解到交替传译的一些特点和注意事项,为今后参与翻译工作打下了基础。俄语系学生翁嘉琳表示,此次活动让自己体会到学好专业课的重要性。她还说道,现场遇到几段较长的翻译时还暗暗为老师捏一把汗,但最后却为老师的快速记忆和翻译能力折服。任天慧、龙琳琳、曾彦昀等同学都表示此次活动中跟随老师一起现场体会翻译,消除了对口译的心理恐惧,并坚定了自己学好俄语的决心,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西语学院供稿)

 

 

时间:Apr 4, 2018 3:54:00 PM   

录入者:陈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