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上一堂课 再掀学习新思想热潮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6-22浏览次数:1442

  本网讯(记者 陈敏仪)6月21日下午,“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现场授课在我校举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处处长谢应东以“新时代新青年”为题,为我校师生授课。各学院党总支书记、直属党支部书记、思政部全体教师、学生处全体人员、全体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学习。党委书记、副校长黎冬主持学习活动。

 

 

“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走进南国商学院 (罗子恒 摄)

 

  谢应东认为,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年应紧紧抓住‘新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中放飞个人的梦想。”大会伊始,谢应东道出了对青年一代的期许。
 
 
  他以新时代的社会特征、新时代的青年特点、新时代的青年期待、新时代的青年担当等四个方面开展了本次授课。
 
 
主讲人谢应东 (罗子恒 摄)
 
  党的十九大召开,国家进入新时代,巨大的社会变迁既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谢应东用“1+54321”总结了新时代的社会特征:“1”是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判断也是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他就像一个大家长,统领着下面的‘54321’”。“5”表示“新时代”五个方面的涵义;“4”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四个必然”;“3”表示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三个意味着”;“2”就是“两个阶段”;“1”指的是“一个中国梦”。
 
  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呈现出的特点有几个方面,即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健康积极、理想认知方向总体积极进取、价值理念取向总体求真务实以及多种媒介对其文化的冲击强烈。但是部分青年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意识形态认知较为模糊,担当意识不够,存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领导等方面的认知弱化,难以平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集体主义意识淡薄等;认知方式存在片面性,对信息获取不加分析思考,容易以偏概全,反应过激;或对网络思潮不假思索,刻奇追随。他认为,“犬儒、佛系、刻奇还有丧”等流行语,一定程度上是理想碰撞现实后的无力反抗。同时,在他与学生的座谈中学生普遍反映,受功利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的影响,学生更多地追求“效益”,在提前踏入社会洪流中,心气较为浮躁,不能定心于学术。20%的学生会出现“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这种错误的价值理念;而在网络的影响下,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解构与重塑着整个青年文化内涵建设,不良西方文化的介入和传播,有的青年社会责任感缺失与淡化,出现了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认同和自豪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青年,在一系列讲话中对当代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从2013 年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提出的“五点希望”、2014 年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了的“八字真经”到2015年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提出的“十六字诀”、2017 年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要求青年“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又博又专、愈博愈专”,再到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给广大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希望。谢应东认为,这一系列的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总书记对中国青年历史责任的新定位、新要求、新发展,是引领青年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推动青年事业进步的根本遵循。
 
  谢应东在会上分享了身边大量的优秀青年例子,希望青年师生能做到爱国自信,锐意进取;胸怀理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最后,他说道:“新时代给予了大家机遇,同样也给予了大家挑战。愿大家始终保有激情与火热,无惧挑战,无悔青春,无愧时代!”
时间:Jun 22, 2018 7:50: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