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月4日上午,广州市2018学年“白云区高中学生生涯教育指导论坛”首次活动在我校国际会议厅举办。论坛以“架筑普职联通之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主题,旨在加强高中与高校之间的沟通合作,整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共同研究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和高中课程建设的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论坛分为主题发言、与会单位互动交流、互动点评等环节。
论坛现场(谢丰 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外南国商学院、省青年职业学院、省机电学院等4所高等院校和广州大同中学、广州市培英中学、广州市第81中学、广州市第66中学等13所高中学校代表参会研讨。白云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龙飞,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助理谭健文,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韩斌,我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黎冬,常务副校长赖志立出席论坛。
黎冬为活动致辞。他说,此次论坛搭建了共谋白云区教育发展大计的平台,架起了普通高校与普通高中互通的桥梁。“生涯教育不只是教学生找一份好工作,更是点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的路。”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仅需要研究型人才,同时也需要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入オ。广外南国正是一所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直接参加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应用型大学。我校非常希望能与区教育局和各普通高中进一步加强联系,共同开展好对学生的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牢成长发展的基础,共同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黎冬书记讲话(谢丰 摄)
四所高校围绕“共同探索新高考背景下的中学生涯教育实践” 主题发言。我校招生就业指导处处长助理、招生就业科科长郑芝鸿认为,如果在大学才开始进行自我认知或职业探索会略有滞后,而在大学中的这些生涯规划也是可以应用到高中教育中的。新高考的政策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那么如何架筑联通之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郑芝鸿认为,应用型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高中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契合度更高。高中学生可以通过高校特色专业的体验挖掘学习潜能,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优秀学生和校友的案例获取职业参考。
郑芝鸿谈架筑联通之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曹婼喧 摄)
为了引导本科新生培养自我认知,广外南国除了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职业测评和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求职技巧”“职场礼仪”和“创业政策”等方面的课程以外,还会利用MBTI性格测试小程序让学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
广东省生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徐昶斌,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工部部长谭利,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副主任倪研贤也分别作了大会发言。
白云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龙飞讲话(谢丰 摄)
白云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龙飞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生涯教育的意义。他在点评中指出,“行行出状元”,在高考制度和生涯规划新课改的政策背景下,“以分数决定人的前程”,分数的“分”必然有分层,会造成行业的分类,但分数分层绝不能成为决定学生阶级的分层。因此,在座的高中校长应该深刻认识到,不能将学生考高分作为教育者唯一的功绩,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韩斌点评(曹婼喧 摄)
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韩斌在点评中提到,生涯规划不只是填一个志愿、找一份工作,而应该是我们学生发展的一盏明灯。生涯的规划就是对人生的选择,因此,要把选择的意识交给学生,要让学生学会选择,这是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教会学生的。其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生涯规划是一项“天使”的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用情怀与大爱助力学生梦想成真。
我校与广州大同中学签订合作协议(曹婼喧摄)
会后合影(曹婼喧摄)
在论坛期间,我校与广州大同中学签订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