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31日上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生涯教育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该论坛由我校和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来自广州、惠州、东莞、佛山、深圳等地区的30多所中学的教师参加了论坛。我校常务副校长赖志立出席论坛并致辞。
会议现场(曹婼喧 摄)
赖志立在致辞中表示,目前新高考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从教学内容、选考科目到录取制度,正在进行全方位改革,高校的专业导向设置对中学教育的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认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生涯教育和大学生涯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中学和大学教育不应只注重学生今后能考上什么大学或者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而应通过生涯教育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沉着自信、理性选择、快乐成长,拥有幸福的人生。据了解,来校参会的领导和教师来自于全省30多所中学,这些中学大多数是我校的优质生源基地。赖志立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各中学的交流,推动深度合作,鼓励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我校。
赖志立致辞(曹婼喧 摄)
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生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兼常务秘书长、舒伯生涯学院院长余国平;广东省生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珠海市生涯教育专家库成员、全球职业规划师、生涯教练陈璐;广东省生涯教育研究研究专家顾问成员、全球职业规划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发展指导工作骨干成员林佩珠作为论坛的三位主讲人,对广东新高考下的改革方案、多元升学通道、选科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解读和剖析。
余国平解读新高考改革(曹婼喧 摄)
余国平认为,新高考背景下,原有“分数分层”为核心的高考独木桥模式将被打破,逐渐形成以“专业导向”为核心的多元考录模式。余国平从广东新高考改革的新变化、如何指导学生应对选科、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升学规划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他认为,要做好高中生升学规划指导的关键在于精准专业方向,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林佩珠分享中学生涯指导实践中的经验(曹婼喧 摄)
林佩珠以“中学生涯指导的实践与反思”为题,从开展生涯指导的意义、生涯指导的内涵和生涯指导的实践模式等方面分享了她在中学生涯指导实践中的经验。她认为,完善的学生发展指导模式应该包括一套基于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学生发展指导评估与记录体系、一支具备基于数据分析进行学生发展指导能力的教师队伍、符合校情的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和以培养高素质现代人为目标的学生发展指导实践模式。
陈璐分析高考改革内涵(曹婼喧 摄)
陈璐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高考改革的内涵,即通过选科定位环节明确中学生选科、职业、专业和兴趣之间的关系。她结合新高考背景下的科目组合方式,利用案例分析,讲解了如何教学生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确定大学报考专业和确定选考科目的科学方法。(曹婼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