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纪念中国民办教育辉煌四十周年暨广东当代优质民办学校颁奖大会在番禺执信中学召开。我校获广东当代优质民办学校荣誉称号。副校长王心洁代表学校上台领奖。
副校长王心洁(右二)代表学校上台领奖(刘阳 摄)
本次活动结合民办教育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先进办学经验,旨在表彰在2019年广东当代优质民办学校评选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单位。活动由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督导学会、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广东当代民办教育管理研究院主办,共评选出26个“广东当代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52个“广东当代优质民办学校奖”,67个“广东当代优秀民办学校奖”,20个“广东当代特色民办学校奖”,6个“广东当代最具竞争力民办培训机构奖”和2个“广东当代优秀民办培训机构奖”。经评选,我校被评为广东当代优质民办学校。

获奖证书
我校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为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办学特色鲜明。站在时代的新起点,在面对“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命题,我校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坚持党的领导和教育方针 坚持公益性办学
我校党委于2007年4月成立,下设“一办五部”即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教师工作部。党委下设8个党总支部,30个党支部,形成了“党委—党总支部—党支部”的三级管理模式。
学校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积极探索独立学院党建工作新机制,抓班子,带队伍,促活力,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全力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学校自2006年成立以来,坚持公益性办学,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认真执行国家资助政策,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取得了一定的助学效果。目前,学校通过提供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国家助学贷款、设立奖助学金、实行学费减免、实行新生“绿色通道”、设立留学基金等多种措施,切实落实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为帮助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出国留学,学校成立了“百万留学基金”,每年拨款130万元,资助有需要的学生出国留学。为减轻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在饭堂设立了“2元爱心窗口”,中午和晚上为学生提供2元爱心盖浇饭,以减少贫困学生的餐费支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放到学习上。
注重特色发展 大力推行外语特色
在广东民办教育发展史上,广外南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名人才。尤其在培养外语人才、外语与专业相融合的特色人才方面,广外南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学校设有39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2个外语专业、10个外语语种,是广东外语语种专业最多的独立学院。同时,学校高度重视非语言专业的外语教学,不断促进“外语+专业”和“专业+外语”的交叉融合,在非外语专业中开设双语教学班,在会计学、国际商务、金融学等专业开设“2+2”中外学分互认项目。
经过23年的努力,学校的外语特色日益凸显,在同类院校中形成较为明显的优势,以外语特色和应用能力特色,构筑学生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其中,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连续5年超过全国普通高校平均通过率;日语专业连续3年有学生在N2考试中取得满分;朝鲜语中级能力测试通过率经常达到100%;西班牙语本科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均在7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一名学生获第十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汉译英组一等奖。各语种学生在“21世纪杯”“外研社杯”“广东省民办高校日语演讲比赛”中获得奖项,展现了学校外语教学的师资实力和学生良好的外语水平。
师资队伍稳定 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育培养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再到现在的普及化教育,独立学院在转换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创建一支教学效果好、科研实力强、治学严谨、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学校稳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校内教师的培育培养。目前,教师高级职称占比36.5%,已超过学校“十三五”规划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33.3%的目标;博士学历占比16.9%,正逐步接近博士学历教师占比25%的规划目标。
过去一年,学校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初步构建了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育新体系。从新入职人员的能力培训计划,到年轻教师的成长计划、骨干教师提升的百人计划,再到拔尖人才的南国名师计划,形成了具有南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教师成长的全过程。老教师发挥传帮带,中青年骨干教师加速成长,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学校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此外,学校还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提升多元化教学水平。近几年来,学校除了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国(境)外高校做访问学者,还选拔青年教师参加国际科研人员交流项目等,使他们在学习和交流中开阔眼界,提高学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以生为本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学校也取得显著的成绩。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熟悉国际规则的金融、贸易、会计等方面的商务人才。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法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通过出国访学、互派学生、互认学分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在读期间出国学习或毕业后出国深造的渠道。
为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及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留学项目,主要包括免学费交换生项目(包括一学期或一学年项目)、一学期或一学年短期交流项目、“2+2”中外学分互认项目及“3+1.5”“3+1+1”“4+1”本硕连读等项目。
据了解,学校10%以上的学生有出国留学或研修经历。尤其是朝鲜语专业,所有学生在大二或大三以交换生形式派往韩国10所大学学习一年,出国率达100%。
学校优秀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录取分数线,曾经十年位于本土独立学院首位,目前也处于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多次被有关机构评为“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广州日报评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质量评价特色学院”;2019年,金融专业被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广东省校企合作与校校合作促进会评为广东省院校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