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了解我校外省籍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做好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11月7日,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外省籍学生座谈会。来自黑龙江、河北、甘肃、陕西、青海、贵州、安徽、重庆、云南、湖南、海南等20个省市的、不同年级的33名学生代表和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了座谈会。党委书记、副校长黎冬主持座谈会。

黎冬书记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王青 摄)
黎冬在开场白中说道:“开展这次座谈会,主要是想了解外省同学在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希望大家不要拘谨,畅所欲言,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外省学生代表踊跃发言(王青 摄)
与会的学生代表刚开始有些腼腆,发言的人寥寥无几。但老师们耐心专注的倾听与记录,让同学们倍感亲切,发言也踊跃了起来。“我们学校食堂什么时候能推出我们家乡的特色菜?”“从外省迁户口来广东,但目前还没完成,身份证好像也不能用了,现在该怎么办呢?”“学校足球比赛的足球解说全程用粤语,可我们听不懂,能不能做出一些改变呢?”
对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学生处处长卢少勇、总务处处长吴伟俊随即给予了回复。针对部分学生提出的学业太重的问题,教务处副处长罗惠铭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解释:学校旨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以后的课业任务量只会增加,不会减轻,这也是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响应,但教授的课程内容会与同学们所学的专业更加贴合,便于应用。
“民以食为天”,与饮食相关的问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餐饮服务中心副主任石军表示,饭堂作为学校的后勤单位,一直坚持倾听学生意见,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与管理,为同学们提供舒适健康的饮食环境,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部分同学提到了想在饭堂中尝到‘家乡的味道’。这个我们会尽力引进各地区的特色美食,不过要兼顾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座谈会构筑了一个积极有效的沟通平台,外省籍学生代表提出的问题涵盖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会领导、老师们一一记录并解答。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2018级学生尼鑫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座谈会,他深刻感受到学校对外省籍学生的关心,领导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立刻进行回复。他非常感谢学校为外省籍同学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适应当地风土人情做出的努力,相信未来学校一定会越办越好。中国语言文化学院2019级学生黄一洋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对外省学生的重视,他希望学校能尽量采取意见,改进工作,一起建设更好的南国。(记者 邹健巍 实习记者 林佩茹 李炜)
时间:Nov 8, 2019 5:01:00 PM
录入者:谢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