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新闻】陶瓷艺术家曹春生教授畅谈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价值取向

录入者:谢丰发布时间:2020-12-18浏览次数:1962

本网讯 1217日,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曹春生教授应邀来校举办讲座,他以“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价值取向”为题,从传统类雕塑、现代化雕塑和实验类雕塑等三个方面,介绍雕塑艺术家在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大胆创新,带领师生领略陶瓷艺术殿堂的神秘与经典。副校长何艾兵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谢丰 摄)

曹春生教授以景德镇陶瓷的制作原理以及彩绘的独特风格为切入点,从工艺技术、造型、形制和装饰等几方面来讲述传统类陶瓷制作的价值取向。在工艺技术上,崇尚精致、巧到;在造型上讲究完整无缺,追寻陶瓷雕塑把玩意味,以迎合收藏家的收藏心理;在形制和装饰上,借鉴或直接利用传统的表现形式和技艺,与传统审美经验关联,具有造型风格的经典性。曹春生教授比喻自己早年的创作就是从传统的蜜罐中挖取了一勺蜜糖制作而成的。“传统的东西制作得再好都不是自己”,在他看来,这一切仅仅是技术水平的体现,而没有艺术水平自我的提升和思想领域的自我创作。之后他在陶瓷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在借鉴传统技艺和表现方式的基础上,不断融入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理念,从而形成他在陶瓷创造的思想独立的境界。

曹春生教授畅谈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价值取向(谢丰 摄)

曹春生教授认为现代类的雕塑是具有时代标签的,其追求个性的显示,与传统陶瓷一样追求唯美形态的建立。相较于传统类雕塑寄托精神于宗教文化的本质而言,现代类雕塑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个人与现当代所有的密切相关的联系。他带领师生鉴赏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罗小平在疫情肆虐的时期,创作的《抗疫期手记》作品。对于一张张戴着口罩的面孔,双眼折射的是在灾难面前,人间的慈爱和白衣天使的无畏牺牲的救赎,而流露的是对人性丑恶和对生命惶恐的悲怆。

“如果把陶瓷艺术发展平台比喻成战场,那么实验类陶瓷雕塑的艺术家就像是在战场上拿着‘炸药包’的先锋者、开拓者。”结合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副教授刘建华的作品《日常·易碎》,曹春生教授认为,“易碎”系列的作品通过构造一河之隔的两岸人类文明社会的建筑“崩塌”和“碎裂”,辅之以陶瓷易碎的自然属性来反映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易碎”状态。通过对城市外观的建筑物的“易碎”表现,让身处现代社会城市的每一个人重新思考和界定自己身处的“熟悉”的社会常态和生活状态,旨在唤醒人们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从中表现出实验类陶瓷雕塑艺术既不满足于古典类的文化守成,也不满足于现代类的文化折衷,而是在深层次中反映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曹春生教授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理念(刘阳 摄)

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厚重、簇拥得像一艘不停流动的船。“财富是永远存在的,但是拥有财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暂时的。”曹春生教授在介绍自己作品《流金岁月》创作理念时说道。实验类雕塑的作品内涵,必须是根植于传统文化血脉中才有艺术生命力的彰显,而传统文化的继承、提升,更需要艺术家的深思和智慧。从对作品语言形式的表达和核心观念的呈现,他呼吁人们应该把社会的质量、社会的精神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生存的最好的状态。

“艺术是像河水一样不断发展的,今天的现代也会成为明天的传统。”曹春生教授认为,在陶瓷雕塑的艺术价值取向的三个方面中,传统类旨在怀旧,贪图即成的享受,现代类偏重个性观念的体现,实验类极具反叛和牺牲精神。它们都在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着当代陶瓷的创造发展,最终都将随着时空的变换、文明的进程、科技的发达融入将来未知的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

副校长何艾兵作总结(刘阳 摄)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何艾兵副校长在总结中引用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寄语师生多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价值,共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记者 陈占洪 秦智阳 邓琳瑛 周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