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引发我校归国教师强烈反响

录入者:校办宣传科-洪玉敬发布时间:2021-10-15浏览次数:823

本网讯 1013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309室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学校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会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王心洁主持。党委书记、副校长许志超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纪晓晖 摄)

党委书记、副校长许志超出席会议(纪晓晖 摄)

副校长王心洁组织归国教师学习习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纪晓晖 摄)

会议伊始,王心洁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组织归国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旨在让各位了解黄大年教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勉励广大教师不忘教育初心,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做“四有”好老师。

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副会长池圣女介绍了联谊会的宗旨(纪晓晖 摄)

与会教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容和黄大年教授的个人事迹分享学习心得。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学院院长池圣女介绍了联谊会的宗旨,即团结全校归国人员,凝聚爱国爱校之心,加强海内外学者友人的联系,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归国留学人员应努力向黄大年教授学习,牢记总书记殷切期望,坚守教育报国理想,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冯郑凭副教授指出弘扬践行黄大年精神是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命(祝晨熙 摄)

“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是做不到的。”旅游学院冯郑凭副教授以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国潜心教学与科研的优秀事迹为例,指出弘扬践行黄大年精神,是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命。通过引用并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冯郑凭表示,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立德树人,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魏健炜认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当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纪晓晖 摄)

大学英语教学部魏健炜老师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中的三为:为学、为事、为人。他认为,“为学”就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严谨治学;“为事”就是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人”就是二者的总和,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魏健炜分享了他在澳大利亚留学的经历,他认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当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米吉超表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纪晓晖 摄)

东语学院米吉超老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中提出了“好老师”标准和方向,明确了成为“好老师”的路径和做法,更是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者的关心与期待。他表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做到三个始终,始终把潜心治学作为“为学”的根本要求,始终把开拓创新作为“为事”的根本方向,始终把立德修身作为“为人”的根本内涵。

孙周洲表达了自己对黄大年教授的敬佩之情(祝晨熙 摄)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孙周洲表达了自己对黄大年教授的敬佩之情。在如何向黄大年式的科学工作者学习的问题上,孙周洲表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要坚持立德树人,淡泊明志,热爱教育事业,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学术造诣造福社会。

李东洪表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文化,还要学贯中西(纪晓晖 摄)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李东洪老师结合自身留学经历,以“中国胃”“乡音”为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科学家精神。他表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文化,还要学贯中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翁无双结合电影《黄大年》分享她对学习黄大年事迹的感悟(祝晨熙 摄)

教育学院翁无双老师结合电影《黄大年》分享她对学习黄大年事迹的感悟。由于黄大年在英国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因此他的回国之路非常艰辛,翁无双深深地被黄大年以及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伟大与无私精神所感动和激励。“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让这成为我们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翁无双引用黄大年加入共产党时所写的宣言,向一心报国,无私奉献的人致敬。

李金萍表示黄大年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教育者(祝晨熙 摄)

新媒体与国际传播学院辅导员李金萍老师表示,黄大年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教育者,他教学的目标既不是“授人以鱼”,也不是“授人以渔”,而是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爱国情怀就是像黄大年同志那样热爱祖国、胸怀大局,让小我融入大我,用心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

姜沅松作为留学归国人员,应该认真学习黄大年教授的精神事迹(祝晨熙 摄)

国际学院姜沅松老师分享道:作为留学归国人员,应该认真学习黄大年教授的精神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袁姗姗表态自己要做一名黄大年式的好老师(纪晓晖 摄)

管理学院袁姗姗老师以黄大年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了他钟情的教育科研学业为例,强调教育里最重要的不是“教”而是“育”。袁姗姗表态,自己要做一名黄大年式的好老师,乐于奉献、勇于承担,以毕生的努力去实现和践行自己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心。

杨帆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向黄大年教授学习,做“四有”好老师 (纪晓晖 摄)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杨帆老师分享了分享了《感动中国》对黄大年的颁奖词——“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简短的文字充分展现了黄大年高风亮节的品德和拳拳的爱国心。杨帆认为,时代呼唤奋斗精神,榜样引领崇高事业,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向黄大年教授学习,做“四有”好老师。

许志超总结讲话。他说,从教师代表的发言中能深深感受到砥砺前行的力量和南国教师身上的正能量。他希望,各位老师应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记者 伍晓岚 实习记者 吴微微 赖瑱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