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十四五】管理创新促发展 机制改革增活力——经济学院实施扁平化运行管理

录入者:校办宣传科-洪玉敬发布时间:2022-04-27浏览次数:1315

编者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历史期,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战略发展期,是广东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机遇期,是学校实现转设、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的战略转折期。为聚焦学校“十四五”发展重点任务,营造落实“十四五”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党委宣传部策划推出“奋进十四五”系列访谈活动,旨在汇聚大家对于贯彻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的真知灼见,呈现各单位推进“十四五”落实过程中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凝聚起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近期,经济学院为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以创新促发展,以改革增活力,建立健全学院运行管理机制,集中出台了涉及行政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科研工作等21项管理规定或方案,实施扁平化运行管理,提升效率,为建设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经济学院夯实了基础。为全面了解经济学院的改革做法和进程,本网专门采访了经济学院王继洲副院长。

经济学院王继洲副院长


问:扁平化管理是指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人员,使组织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距离缩短,从而来增强组织的执行能力,发挥组织整体优势,提高单位运行效率,减少中间管理成本。请您详细介绍一下经济学院扁平化运行管理的设想。

答:首先,从概念来看,扁平化管理的要点,一是职能上的“扁”,就是将主要职能并列出来;二是层级上的“平”,尽量取消决策到实施的中间管理层级。扁平化管理不是简单地或是单纯地压缩职能机构,裁减人员,而是在现有职能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优化组合,更好地减少信息传递距离,提升执行效率。

其次,扁平化管理是为了解决经济学院过去以教学系进行垂直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管理链条延长,致使执行时间拖延,管理效率不高;二是系主任集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各项事务于一身,难以专注做好某项工作,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的优势;三是垂直管理还可能存在执行过程中信息扭曲,而导致结果延误或偏差。

正是因为过去围绕教学系垂直管理存在的问题,经济学院实施了扁平化管理设想。为了提升学院管理效率,特别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落细学校“十四五”规划以及经济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学院正在实施一系列措施改进和优化管理机制与组织流程,本着“权责一致、重心下移、责任到人、全院一盘棋”的原则,析分职能,减少层级,项目化组织,团队化执行,实施扁平化管理,推进“一二三四”管理模式。

“一二三四”管理模式为:“一中心”,以学院院务会作为学院管理的决策中心和组织枢纽;“两机制”,指在学院班子层面建立工作替代机制与协同机制;“三平行”,在学科专业教学层面实施学科、专业、教学三平行,即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二级学科负责人各负其责,相互协同,平行管理;“四团队”,围绕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体系、学科专业能力提升体系、学生培养服务提升体系三大提升体系,在三个维度组建小团队,形成院长全面领导、班子分工推进、团队负责人分头落实的扁平化、任务型管理模式,组成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管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学生培养服务四个团队。并可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灵活设置项目团队,待完成项目任务,团队职责即行终止。

 

问:《经济学院制度汇编》围绕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方案,从内部治理、教学运行管理、科学与科研、学生管理等四个方面着手,出台了21项规章制度或方案。据了解,实施组织结构扁平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的调整、组织机构的整合、管理职能的分配、业务流程的再造等。您觉得目前经济学院实施扁平化管理最大的困难在哪里?应该如何去克服?制度出台后,下一步如何抓好落实?

答:目前经济学院实施扁平化管理最大的困难是队伍建设方面的制约,主要是符合与适应扁平化管理且能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不足,所以在选择各平行负责人时可用人员捉襟见肘。因此,学院目前最紧迫的是要针对性地引育相应的高层次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扁平化管理的效果。最近一个多月,学院正按学科、专业建设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积极谋划引进,目前已有两位合适的目标候选人。

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与执行,经济学院已经按扁平化方案进行了人员调整、机构职能调整。接下来,一是按照专业化管理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条战线负责人的作用。在学院内部树立以专业性赢得权威性的导向,崇尚项目团队中最有办法的人。以专业化理念来团结和凝聚师生员工,为经济学院群策群力,共谋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办法,依靠制度保障管理效率。学院已经印制了管理制度汇编(讨论稿),正在广泛征求意见,今年五月份全面实施。通过系列制度办法,约束管理过程以及管理行为,明确职责,目标任务分解到岗到人,加强各环节各负责人的协同配合,保障管理有规矩、管理有效率。三是要在经济学院营造“比专业、比干劲、比贡献”的良好氛围,拒绝“躺平”,让每一个人都有压力、有动力、有盼头。


问:经济学院十四五规划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您将如何推进经济学院十四五规划目标的落实。

答:经济学院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和指标,从中我们提炼出两个根本目标:一是学生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的定位和要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未来的趋势,培养合格的、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经贸人才。二是学院发展目标。将经济学院建设成为学科专业特色明显、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科研创新能力较强、在大湾区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院。

为了确保根本目标的落实,首先,学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来保障与推进;第二,细化目标,责任落实到系、到学科、到专业以及到课程负责人;第三,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并正在通过专业对标以及专业标准化建设,来让专业方向更适应地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第四,采取系统化措施来组织推进,比如以科研“五个一”为抓手,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并推进学科建设;以学院“五个一”为导向,落实教师效能提升;以“百堂随听-发现优美”为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以及教改教研工作;以“院长下午茶、书记有约”为形式,倾听学生声音,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