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教育学院通过开设“院长讲坛”系列活动,由国内著名教育家、教育学科带头人、教育学院院长冯增俊为主讲人,力图打造专业教育、文化育人平台,切实推动“四有好老师”学习教育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助力师生学得深、悟得透、做得好。
教育学院“院长讲坛”活动现场
据悉,目前教育学院“院长讲坛”将定期开展,目前已开展2期,冯增俊以“大学学习”“立志教育 奋进有为——南国教育学科发展展望”“中国新时代教育改革热点探讨”等主题分别开展教育活动。
在“大学学习”主题讲坛中,冯增俊从新时代、新中国、新教育等多个方面对“大学学习”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以有志之人成就有志之国、毛泽东求学经历为例,凸出“做什么,成什么”的人生目标导向,鼓励学生坚持一年一规划,一科一进步,把人生设想、新学习平台与未来发展梦想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志向、有品位、有道德的大写的新时代人,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最大的精彩。
冯增俊教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在“南国教育学科展望”的主题讲坛中,冯增俊以教育学科特色教育为重要抓手,围绕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育学院教学的运行机制,把握规律、探索发展,做到培元固本与守元创新相统一。冯增俊认为,学科本质和规律是专业学习的集中总结和深刻凝练,勉励学生努力学习,以新时代教育家的鞭策要求自我,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
教育学院“院长讲坛”在学生中反响热烈,2022级小学教育1班的陈同学表示,要立志要做一个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做一个有爱有文化有趣的老师,扎实学习、甘于奉献;2022级学前的张同学表示,要用刻苦钻研的精神,努力学好专业;2022级小学教育5班的冯同学表示,要提高综合素质,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教育学院 翁琳)
又讯:教育学院启动“星火”综智双语公益教育项目。10月20日,教育学院在F504教室举办“星火”综智双语公益教育项目启动暨志愿者培训会。教育学院院长冯增俊,副院长肖建芳、翁琳,项目指导教师及志愿者参会。
培训会现场
“星火”综智双语公益教育项目由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团队赴乡村幼儿园、小学开展英语特色公益教学。目前对接良田第一幼儿园、良田第二中心小学,后续将继续在周边幼儿园、小学及教育帮扶点——新丰县推行。
冯增俊作线上致辞
冯增俊在致辞中指出,该项目不仅是学院学科建设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在广东教育改革实践的新起点。项目的启动对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有三大意义:一是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二是有助于培养新时代教育家;三是有利于实现教育报国从而助力民族复兴。冯增俊希望参与项目的师生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勇往直前,有所收获。
翁琳就“星火”综智双语公益教育项目要求对志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翁琳就“星火”综智双语公益教育项目要求对志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她围绕项目愿望开展话题,通过专家们构建的教育理论分析了志愿者度过教师发展周期的正确方式。她描述了教师核心素养构建的模型,结合实例与理论,阐述了该模型的构成元素。她希望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带着爱心与责任心投入教学项目,关注自身的成长和团队共同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肖建芳对综智双语教育教学的七大原则和五大创新理念进行了生动的解析
肖建芳对综智双语教育教学的七大原则和五大创新理念进行了生动的解析。通过互动过程,进一步强化了志愿者对综智双语教育的了解。她指导大家在采用类母语式的英语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全英教学的课堂英语应用技巧”为主题的分组讨论活动中,肖建芳总结了相应的英语运用方法,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充分的讨论机会与良好的教学模板。肖建芳鼓励“小老师们”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教学,快乐学习,享受课堂。
“星火”综智双语公益教育项目启动暨志愿者培训会,体现了教育学院对学生职业生涯和学生启智增能的重视,加强了学生与专业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更加明确未来的进步方向和努力目标,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探寻自身服务社会的方式。(教育学院 陈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