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大咖齐聚我校共商中美北极合作

录入者:党委宣传部-洪玉敬发布时间:2023-06-30浏览次数:402

本网讯 6月29日—30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与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美北极社会科学研讨会在广外南国商学院召开。中美两国近百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围绕全球治理视域下的中美北极合作”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34位学者从不同的视野与维度出发,围绕中美北极航道开发利用合作、中美北极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美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中美北极文化旅游和教育合作4个议题分享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论坛设主旨演讲与议题讨论两个环节。

会议现场

极地研究和政策倡议创始人Dwayne Menezes介绍了北美北极地区主要矿产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并针对中国的矿产需求绘制投资地图;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傅崐成提出根据诚信原则处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思路;阿拉斯加州鹰河海洋保护协会研究院Henry P.Huntington基于经济利益、文化保护、治理能力三个考量因素,对北极航道的各条航线进行优劣势分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指出,北极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点应适当从“气候治理”向“生态治理”转移;康涅狄格大学研究者Barry Scott Zellen将气候治理延伸到政治与经济气候领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惠根结合中国北极考察船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北极快速变化对中纬度地区的远程影响;中国海洋大学郭培清教授引用《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来形容中美关系目前的状态;上海交通大学极地与深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刘丹副教授从法律视角关注北极原住民人权问题;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北方研究所执行主任Ian Mac Keizie LAING分享了中美非政治方式合作路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邓贝西副处长通过数据曲线,直观展示国际政治局势对北极过境运输量产生的巨大影响;济南大学冰岛研究中心主任何伟静以山东省为观测对象,对山东省的未来主要贸易国、贸易类目等情况进行预判。南国商学院科研平台的四位研究员付国印、孙伟、金丽丽、孙逸从能源创新、中美北极科技合作、旅游合作、气候教育领域分享学术观点。


主旨演讲环节

会上,学者们针对当前北极理事会停摆北极科研受阻的现状,从经济贸易、生态维护、教育科研、清洁能源勘探、政策制定等角度对北极治理、中美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展开讨论,碰撞思想火花

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政策与规划处吴雷钊处长为本届论坛致闭幕词。他指出国和作为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价值理念不同的两大国,双边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各种分歧和矛盾,需要在深入沟通和交流中化解和平、发展、进步大势所趋,也合乎两国人民愿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吴雷钊希望通过北极社科论坛,打破中美北极科研壁垒,共同推动两国在北冰洋的航线管理、北极的环境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等科学领域的合作,促进北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推动中美北极可持续发展。学校督学顾也力,中美专家夏立平、Mead Treadwell也共同表达了通过中美北极合作增强共识、消除偏见、共享成果的美好愿景

极地考察办公室政策规划处处长吴雷钊致闭幕词

研讨会中方创办人夏立平教授致闭幕词

研讨会美方创办人Mead Treadwell致闭幕词

我校督学顾也力作会议总结

来自中国外交部、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济南大学、南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州航海学院的专家,以及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北方研究所、阿拉斯加州鹰河海洋保护协会、康涅狄格大学等高校、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与我校极地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共同参加本届研讨会。(宣传部 文/李阳 图/洪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