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28上午,2023年度中国韩国(朝鲜)语教育研究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国际学术大会在C201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中韩近70所高校、出版社、杂志社的140余位学者,聚焦“机遇·挑战·探索: 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背景下的韩国语教育”这一主题分享研究成果,在文明互鉴的传播理念指导下,助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视野的发展。大会为期一天半,设有韩国语教育、语言学、文学、翻译四个专业领域的分组讨论,平均每组讨论都有10余位专家、学者发言,分享研究成果。同时举办韩国(朝鲜)语专业硕士、博士生论文竞赛,来自国内11所高校的16名优秀学子在分会会场作演讲分享。
张英美教授主持开幕式(谢秋洁 摄)
我校督学顾也力教授,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丹教授,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北京办事处主任李定妍女士,中国朝鲜—韩国文化研究会会长池水涌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学会秘书长兼副会长、延边大学张英美教授主持。
学会会长王丹教授致开幕词(谢秋洁 摄)
王丹教授致开幕词,她指出,自2022年9月,国别学已经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王丹希望拥抱这种变化带来的新机遇,以学会为平台,让更多人关注到适应新时代变化的韩国语教育现状,创造更丰硕的成果。
顾也力督学致欢迎词(谢秋洁 摄)
顾也力督学着重介绍了我校朝鲜语系在课程建设、科研成果、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分享了历届毕业生就业和深造情况。他希望以承办此次国际学术大会为契机,为广大韩国(朝鲜)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有效、务实的交流合作平台。
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李定妍主任致辞(谢秋洁 摄)
中国朝鲜—韩国文化研究会会长池水涌教授致辞(谢秋洁 摄)
李定妍主任、池水涌会长均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在中国韩国(朝鲜)语教育的发展和革新大背景下,通过两国学者的努力实现中国韩国(朝鲜)语教育质的飞跃寄予厚望。
王丹会长为姜宝有、尹汝卓、宋享根教授颁发感谢牌(谢秋洁 摄)
开幕式在赠送感谢牌仪式中完美落幕。王丹会长为对学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专家学者颁发了感谢牌,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姜宝有教授、首尔大学尹汝卓教授、釜山外国语大学教授宋享根教授。
副会长尹敬爱教授主持主旨演讲环节(谢秋洁 摄)
张素媛教授进行主旨演讲(谢秋洁 摄)
李灿揆教授进行主旨演讲(谢秋洁 摄)
翟崑教授进行主旨演讲(刘传庆庆 摄)
开幕式后,由学会副会长、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尹敬爱教授主持主旨演讲环节。三位国内外从事韩国语教育、语言学和区域国别学研究的学者依次进行了主旨发言。韩国国立国语院院长、首尔大学教授张素媛以《国外大学韩国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为题,结合语言环境的变化,介绍了韩国语言教育的现状和韩国国立国语院的相关政策,展望了未来韩国语言政策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韩国国语学会会长、首尔大学教授李灿揆从信息处理方式、计算机工作模式、学习适应能力等层面,围绕“人与人工智能的语言理解与生成方式的本质区别”进行了深刻阐述;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教授从跨学科、规范化、综合性三个学科属性切入,针对“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属性及作为基本条件的外国语”这一论题进行分析。三位专家的主旨报告都是他们各自对语言学多年来研究与思考的经验总结,极富启发性,引发了与会学者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
分组讨论现场(谢秋洁 刘传庆庆 摄)
分组讨论现场(黎子钰 摄)
硕、博论文竞赛评比现场(黎子钰 摄)
下午的分论坛上,与会学者在6个分会场展开分组讨论发言,围绕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背景下的韩国语教育这一主题,就如何推动韩国语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如何应对韩国语与其他学科融摄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摸索韩国语教育中融合跨学科知识的方法与策略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韩国语专业硕士、博士生论文竞赛活动也同步展开,来自国内11所高校的1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两个分会场对各自的论文作演讲分享。
会议合影(刘传庆庆 摄)
本届国际学术会议由中国韩国(朝鲜)语教育研究学会、韩国国际交流财团主办,广外南国商学院承办,我校社科联、亚洲地区汉字文化研究所协办。(文/宣传部 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