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15日下午,省部级科研平台专项工作会在行政楼309会议室召开。副校长王关义、科研处处长吴新玲、人事处处长戴伟煌、各省部级科研平台执行主任、副主任、专职研究员及专兼职科研秘书参加会议,会议聚焦“规范管理、成果导向、责任意识”三大主题,共谋科研平台高质量发展路径。
会议现场
吴新玲详细介绍了会议主题及背景。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依次汇报2024年度科研进展、剖析了存在的问题短板,并围绕各平台发展定位及建设重点介绍了2025年重点科研任务;2024年各平台在理论研究、咨政服务、学术专著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果,有的平台科研成效显著,但在标志性成果产出及成果转化效能方面仍需提升。
会议对专职科研人员的工作任务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厘清专职科研人员职责,强调以产出高质量成果为核心目标,就人员考核、激励机制等提出优化方案,激发科研内生动力。戴伟煌就专职科研人员课时量、薪资待遇以及未来发展给出相关解释及建议。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平台管理机制优化”“科研成果产出”“科研考核科学化”等议题深入研讨,与会人员提出构建分类考核体系、强化学术交流合作、完善成果转化链条等建议,现场讨论务实高效。
王关义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各科研平台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并对大家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同时指出科研平台建设是学校迈向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支撑,对科研平台及专职科研人员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强化目标引领,凝聚科研人员合力,全体研究人员要树立“为学校和科研平台的荣誉而战”的意识,勤奋工作,争取高水平成果产出,确保平台目标实现;二是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坚持成果导向,分类突破,应用型平台要主攻高价值咨政报告、专利转化等,理论型平台要深耕高水平论文、学术专著、纵向科研项目等,综合型平台要聚力高质量学术专著、论文、横向科研项目等;三是深化开放协同,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主动对接社会需求,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四是有效统筹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实现科研人员成长与平台发展“双赢”;五是夯实管理基础,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科研人员要严守学校纪律,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学术活动和平台的学术例会,严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杜绝不良学术行为。他强调,全体科研人员要锚定学校战略目标,以实干担当推动科研创新量质齐升,全员共创学校科研事业蓬勃发展的春天。
王关义副校长
此次会议为学校科研平台建设擘画了清晰路径,凝聚了发展共识。未来,学校将紧扣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定位,以机制创新赋能科研效能,以成果转化服务社会需求,奋力开创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文/王亚影 张懿 图/科研处学生助理 邬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