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国际学院携手文化与传播学院于4月24日成功举办了留学生“中华传统游戏”体验活动。该活动在文化与传播学院汪贝娅老师和国际学院尹向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开展,由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林文婷、廖正凯两名“小老师”担任主讲。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林文婷向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踢毽子、丢手绢和射箭等经典中华传统游戏,同时结合相关视频,生动直观地展示了游戏的具体玩法,并讲解了与之相关的中文词汇表述,让留学生们对这些游戏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讲解环节
随后,主讲人廖正凯循序渐进地讲解了投壶与空竹两项传统游戏。他首先以投壶为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游戏规则,并通过精彩影视片段辅助教学,让留学生们沉浸式感受投壶的魅力。互动环节,廖正凯组织留学生们分组实践,现场气氛热烈。在游戏过程中,他还着重讲解了“命中”与“喝彩”两个关键术语,鼓励留学生用中文表达游戏体验。
投壶游戏环节
在投壶游戏环节,留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这一源自先秦时期的礼仪游戏。按照规则,参与者需站在一米开外,手持箭矢,瞄准窄口壶精准投入,沉浸于古人“射礼”的高雅情趣之中。现场气氛热烈,每当有人成功投中,便能引得阵阵“命中”“喝彩”的欢呼声。留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通过用中文词汇互动,轻松掌握了相关词汇表达。这种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受到了留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空竹游戏环节
空竹游戏体验同样妙趣横生。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同学们的悉心指导下,留学生们勇敢尝试抖动这个承载着 600 多年历史的古老传统玩具,沉浸于“竹影风华”的独特艺术韵味之中。现场围绕“抖动”“响声”“竹子”等关键词汇展开深入浅出的教学,参与者们在掌握空竹游戏技巧的同时,也透过这些细节深入探寻空竹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互动游戏环节
活动最后,为加深留学生对游戏相关词汇的理解,促进中外学生交流,汉语国际教育同学精心设置了“词汇猜猜猜”和踢毽子互动环节。“词汇猜猜猜”环节中,一名学生手持词汇卡片,另外一名同学用中文描述其特征,通过猜词激发互动。这种趣味方式不仅巩固了新学词汇,还提升了留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有效促进了中外学生的交流。
通过本次活动,留学生们亲身体验并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游戏的独特魅力,纷纷表示这种游戏形式十分有趣,他们非常喜爱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文/陆清清、郑斐尹 图/陈诗瑜、朱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