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促进省内高校思政课协同创新,推动数智赋能思政课教学。5月15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高校思政课数智化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研讨会汇聚了省内多所高校思政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实践,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
会议现场
开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攀主持,学校党委书记许志超,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福春出席开幕式。许志超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强调了在数智化浪潮中推进思政课改革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意义。
许志超致开幕词
高攀主持开幕式
六位教师代表进行教学展示
研讨会的第一阶段为教学展示活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邢雷老师、珠海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宏祥老师、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芬老师、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彩霞老师、广东文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悟真恒老师(线上)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茹楠老师依次带来15分钟的精彩教学展示。各位教师充分发挥创意,巧妙运用数智化技术与教学资源,将思政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生动呈现了各具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充分彰显了数智化技术在提升思政课堂吸引力与教学实效性方面的独特优势。
专家点评环节
展示结束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毛国民、朱海龙、傅薇三位专家对各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了专业点评,他们高度评价了展示教师的教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建议。
经验交流环节
茶歇后研讨会进入经验交流环节,由珠海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建军教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海龙,珠海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镜好,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强,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胡振健、我校高攀副院长依次分享了各院校在高校思政课数智化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他们分别从数智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介绍了各自学校的特色做法与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也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未来展望,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且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范例与发展思路。
闭幕式上,毛国民教授发表致辞,他对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次研讨会为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鉴平台,促进了高校间在思政课数智化改革领域的协同创新与发展,对于推动高校思政课在数智化时代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合影留念
高攀副院长在会后表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我校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积极作为与责任担当。通过此次活动,我校不仅加强了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也进一步拓宽了学校思政课教师的视野。未来,我校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新路径,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知识基础和深厚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为高校思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文/邢雷 杜逢 图/杜逢 苏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