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15日,我校在C202召开学生工作会议,聚焦2025届毕业生就业推进与学风建设两大核心任务。党委书记许志超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强调要抢抓就业关键期,严格落实就业跟踪责任,同时以一院一品为抓手打造特色学风体系。会议通报了当前各学院就业落实情况及访企拓岗进展,解读了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并对资助管理、师德师风、校园安全等重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全体学工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处副处长王黎明主持。
会议现场
会上,招生就业指导处副处长郑芝鸿通报了当前各学院就业去向落实情况,分析研判就业形势,并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会议指出,随着毕业离校临近,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各学院需抢抓时间,将就业跟进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就业跟踪不断线、不掉队。会议通报了各学院访企拓岗进展,强调走访需与企业深度对接用人需求。会议重申了就业数据规范的重要性,要求各学院严格审核毕业生填报信息,确保信息准确、规范、无误。郑芝鸿希望各学院锚定目标、提前谋划,以高度的责任感打好就业攻坚战,全力保障2025届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郑芝鸿副处长通报2025届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
近日,我校正式发布2025年学风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五育并举+一院一精品”育人模式,形成各学院独具特色的学风建设体系。会上,学生科副科长李惠良对2025年学风建设方案中关于“一院一品”实施细则进行解读。
李惠良副科长解读“一院一品”实施细则
“一院一品”方案的核心目标是联动学院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及学生骨干,形成全员协同的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一院一品” 实施策略的推行,旨在避免传统“一刀切”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一院一品”要求各学院依据自身特点制定学风建设项目方案,既能突出学科特色,又能有效解决各学院在学风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具体措施方面,学校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做出规定动作,各学院的学风建设需涵盖这些学校层面的常规工作。通过“一院一品”的实施,学校能够收集各学院在学风建设中的典型事迹、优秀成果及存在问题,这些经验与反馈将成为完善后续学风建设方案的重要依据。同时,各学院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可行措施与方案,也可为其他学院提供借鉴。此外,“一院一品”策略还能激发各学院的创新活力,鼓励其结合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群体特点,打造差异化、品牌化、长效化的学风建设体系,实现“百花齐放”的育人格局,提升学院和学校的整体影响力。学校期望通过这一策略,涌现出一批学风建设成效显著的学院,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校学风建设的整体提升。
随后,李惠良围绕学生考勤管理、意识形态安全、防电信诈骗、一站式社区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通报,希望各学院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有序进行。
余小玲主任部署近期四项资助重点工作
学生资助中心主任余小玲对近期学生资助工作情况进行通报,梳理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了后续重点任务。会议首先通报了2025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减免工作情况。在评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提交材料不清晰、无效材料多,部分老师政策解读不到位、工作流程执行不严谨,甚至存在以感情因素评审的情况。对此,会议强调,开展资助工作,需认真研读文件,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设立评审小组,及时公示评审结果,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会上还总结了赴广外、广财学生交流选拔工作,并对后续学生管理提出要求:各学院需做好跟踪工作,定期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尤其在辅导员人员调整时,要做好数据与工作交接;加强与交流学生的信息沟通,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给予持续关注。
此外,会议对近期四项资助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一是做好2025届毕业生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二是推进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三是开展2025年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四是落实2025年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希望各学院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精准落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王黎明副处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学生处副处长王黎明针对近期及下一阶段工作,作出详细部署。在师德师风教育方面,会议要求全体学工人员深入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试行)》开展自查自纠,规范职业行为,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会议强调,学生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严守红线,杜绝信息外泄。在防诈骗工作上,要通过多渠道、高频次宣传,增强学生防范意识。一旦出现诈骗事件,辅导员需第一时间联系派出所或通过保卫处核实情况,同时做好受骗学生的后续帮扶工作,尤其关注金额较大、家庭困难及毕业生群体,以身边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在学风建设方面,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引导,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学风建设措施,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各学院需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心理保障体系和班级心理委员的“前哨”作用,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针对近期及下一阶段工作,会议作出详细部署。在敏感时间节点,各学院要提前安排值班值守工作。希望全体学工人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切实保障学生成长成才与校园安全稳定。
许志超书记作总结讲话
党委书记许志超作总结讲话,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聚焦学风建设,强化过程管理。学风建设是学生工作的核心环节,各学院需严格落实考勤制度,重点检查学生到课率、迟到早退及携带早餐进课室等情况。二是严守工作纪律,规范职业行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指引,规范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针对教职工考勤与纪律问题,会议强调全体学工人员需严格遵守学校考勤制度,因特殊情况需延迟到岗的,需提前报备。三是践行人文关怀,传递校园温暖。学生工作需将思想教育与情感关怀深度融合,针对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各学院应主动对接需求,组织学生志愿者提供上下课帮扶服务,以实际行动培育学生爱心与责任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困难,通过精准帮扶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温暖氛围。四是强化责任意识,筑牢安全底线。会议要求全体学工人员,对学生诉求做到“有回应、有落实、有反馈”,避免因拖延推诿引发矛盾;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关注宿舍违规用电、卫生死角等问题,结合“文明宿舍评选”等活动,打造安全整洁的住宿环境。
许志超进一步强调,学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长远发展。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全体学工人员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学生工作的新要求。同时,要加强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学生处 刘阳)